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8月31日发表题为《对美国来说,印度只是用来对付中国的棋子——不是本身值得尊重的国家》的文章称,美国急于在与中国的混合战争中招募盟友,而且十分渴望让与北京存在龃龉的新德里成为有用的伙伴。那么,为什么华盛顿对其盟友如此不愿施以援手和粗鲁无礼?
人们常说,美国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盟友不断变化,但美国的国家利益(即全球霸权)仍然至高无上。所有关系都是交易——盟友的价值完全在于它们带来的地缘政治利益。美国政权只基于战略考虑交友和树敌,对道义毫不关心。
利用中印分歧遏制中国
对于一个其实是因为欧洲人急于找到一条通往当时全世界最富裕国家的海上航线而存在的国家来说,普通美国人对印度知之甚少——只不过偶尔说到瑜伽或者有关《爱经》的玩笑。
就连美国的决策者也不尊重印度。在华盛顿的决策圈中,恐印仇印很常见。尼克松宣称印度需要一场“大饥荒”,基辛格则宣称印度人是“混蛋”。不过,那是20世纪70年代,冷战最激烈的时候。如今,美国将印度视作一个有三重主要用途的国家:防范中国的重要手段;美国武器的重要市场;美国消费品的重要市场、利润来源和外包中心。
印度和美国如今的关系要比尼克松时代热络得多。中国前所未有地拉近了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尽管美国官员无疑直到现在都像他们的前任一样,仍然抱有仇恨态度。种族主义仇恨常常让位于地缘政治现实。
2020年,印度和中国因为没有明确划定的边界而爆发了激烈争端。两国军队随后发生打斗,导致双方人员伤亡。
美国跳了出来。它立即试图利用印度与中国之间的新分歧来推行自己的反华议程。美国官员公开将中国在印度边界的行动与它在南中国海的“侵略行为”联系在一起,试图展现中国的好战模式。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甚至提出要在两国之间斡旋——这是一项极其需要抵制的提议,中印两国都明智地拒绝了。
不过,印度享受美国给予它的关注。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组成的反华组织“四方安全对话”又活跃起来。印度此前一直是该组织最不情愿的成员,但现在同意更进一步。印度成了美国新的花瓶摆设。
美国不会真心帮助印度
不过,扶持印度以防范中国的愿望与美国至上主义的态度相抵触。霸主们通常不会这么快学会尊重其他国家。
以最近的新冠肺炎大流行为例。当印度在其灾难性的第二波疫情中急需疫苗和医疗设备时,美国政权——尽管囤积了过多的疫苗,尽管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接受了印度的援助——拒绝帮忙。它宁可让疫苗过期,也不愿把它们送到国外——即便是送给它高度炫耀与其友谊的盟友。
只是在遭到强烈抗议后,该政权才帮助一个极其看重的伙伴,这表明它实际上有多重视印度。这次迟来的大反转只不过是为挽救其声誉而展开的一次为时过晚的尝试,并不是真心想要帮助盟友。
最近发生的另一件事进一步暴露了美国的真面目。美国政权经常命令其海军在南中国海执行“航行自由”行动,这种在地缘政治上类似大猩猩拍打胸部的行动是为了证明它领先于中国。美国称这些行动符合“国际法”。出人意料的是,美国海军最近对印度采取了同样的做法,未经许可就闯入了其专属经济区。美国政权的第七舰队公然怠慢印度,夸口说它“在未经印度事先同意的情况下……在印度的专属经济区内……维护了航行权利和自由”。该声明甚至说印度的海洋主张“太过分了”。
这种说法类似于美国政权对中国的措辞。印度和中国之间这种隐含的相似性令许多人感到震惊,因为此前不久美国政权还寻求与新德里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以抗衡中国这个崛起中的大国。
印度乐于受到美国关注
另一个考验是美国对印度最近购买俄罗斯S-400导弹防御系统一事将会作何反应。该政权此前曾因土耳其和中国购买S-400系统而对它们实施制裁。在今年年底开始交货时,印度是否也会受到制裁,目前还不得而知。如果受到制裁,那将是表明印度在美国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博弈中只不过是它的一枚棋子的又一个证据。如果没有受到制裁,那将证明美国的反俄制裁只不过是该政权一时兴起,对它不喜欢的国家采取的手段。无论选择哪条道路,美国都将揭穿自己虚张声势的做法。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美国政权无意根据印度本身的情况来看待这个国家,只不过将它当作在对中国发动的混合战争中又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沿。不过,尽管印度和其他受到夹击的国家可能够聪明,不会同意美国的所有要求(越南最近也怠慢了美国),但它们都很乐意受到美国的关注。
对印度来说,最好的战略是从新的美中大博弈中获益,并且让这两个国家相互较量。毕竟,在你自己能够成为超级大国之前,次佳选择就是从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