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深耕江苏自贸“试验田” 服务高水平开放“新高地”

来源:南京海关发布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9-09 10:52:59

2019年9月1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从此,江苏自贸试验区成为江苏省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服务全国发展大局新平台。

两年来,南京海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认真落实海关总署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紧扣“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发展目标,深耕江苏自贸“试验田”,聚焦集成创新,提升贸易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服务江苏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涉及海关的35项任务,目前已落地34项,其中24项取得明显成效。

图为: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  林军摄

2020年,江苏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外贸进出口5365.57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同期全省外贸高9.9个百分点,占去年全省外贸进出口的12.1%。2021年1—7月,全省自贸试验区外贸企业数量和外贸进出口较2020年进一步增长:7月底,区内外贸进出口企业5292家,比2020年底时增加823家;1-7月,江苏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外贸进出口总值3248.66亿元,同比增长10.7%,占同期江苏外贸进出口总值11.5%。

提升贸易便利化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贸易便利化是推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两年来,南京海关始终对标国际先进经贸规则,坚持问题导向、市场导向、需求导向,累计推出23项贸易便利化改革创新举措,其中“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入选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图为:苏州海关关员对中欧班列货物进行查验 周文俊摄

“秒通关”“秒放行”是企业搭乘苏州中欧班列的真实感受。苏州海关简化中欧班列进出口转关手续,通过应用电子运抵报告、“掌上物流”系统、电子车牌自动识别等科技手段实现通关效率提升20%。在家门口就能“登轮出海”变成了现实,苏州工业园区海关支持园区港开通外贸集装箱CCA航线,实现了与上海等一线港口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运作。“空运直通港”将上海浦东机场货站服务前移至没有一级口岸的苏州自贸片区,有效提升沪苏两地的通关、物流一体化、便利化水平。中欧国际公路运输新模式开辟了国际物流新通道,填补了中欧之间公路运输的空白。陆海联运甩挂运输“互联网+备案核销”监管新模式实现挂车和货物一体化监管,物流成本降低45%……通江达海、“虚实结合”,这一系列的便利化举措,有力支持江苏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自贸试验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联动发展是江苏新发展格局的一大特色。简化特殊物品二线出区进口监管程序后,企业平均每票货物通关时间缩短了1-2个工作日,通关效率提高了,人工成本也降低了。苏州自贸片区简化综保区特殊物品出区进口流程,生物医药企业获得感显著提升。南京海关还优化综保区监管,创新了电子账册核销模式,推进“慧眼通”项目,完成“智慧综保区”“无感卡口”建设,一般纳税人试点企业数量全国最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优势充分发挥。

图为: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关员查验全国首票“长三角一体化海关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协同”试点货物 朱丰摄

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南京海关提升通关便利化的又一重要举措。去年12月,经海关总署批准,苏州工业园区海关联合上海浦东机场海关在全国率先启动“长三角一体化海关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协同”试点,针对不宜在口岸海关监管区实施进境查验的真空包装、防光包装、恒温存储等货物,以“口岸外观查验+目的地综合处置”的联动模式提高通关效率。这一制度创新成果不仅解决了真空包装等货物在口岸海关按照一般物品查验导致货质损失的问题,还创新性地推出了事前风险评估备案、事中两段布控处置、事后风险验证管理的长三角一体化海关风险防控工作机制。不仅如此,苏州工业园区海关还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开展长三角地区高风险特殊物品风险评估结果互认试点,解决现行制度下同生产商、同种高风险特殊物品在不同关区申请出入境检疫许可需重复风评的难题,扫除互认障碍,进一步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

聚焦监管集成创新

激发产业升级新活力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两年来,南京海关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致力监管制度创新,在江苏自贸试验区不断积厚成势结出“创新果”,激发产业升级发展新活力。

图为:金陵海关驻江北办事处关员对进口“牛心包”进行现场查验  李俊摄

为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南京自贸片区和苏州自贸片区还分别建立了特殊物品风险评估服务中心,探索创新风评模式,通过远程视频会商、属地评估、“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基本做到企业随报随评,破解企业“生物样本进口难”等痛点问题。

江苏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大省。为了适应集成电路产业特点,南京海关推行以集成电路产业为对象的保税监管模式改革,实施整体监管、全程保税、便利流转等便利措施,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提档升级。“关证一链通”是苏州工业园区海关联合地方司法部门协作开展加工贸易货物公证销毁处置的创新项目,实现了加工贸易货物销毁处置业务申请单据“线上跑”、视频数据“链上存”、公证证书“线上出”,解决了因故无法内销或者退运的不良品、残次品等销毁处置难题,既防控了执法风险,又节省了企业成本。以参与试点的友达光电为例,预计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超过300万元。

图为:连云港海关关员通过使用“智能水尺观测船”远程观测水尺标识  林军/摄

为进一步提升“智慧海关”监管效能,连云港海关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和智能设备研发着力打造智慧重量鉴定生态系统,建立完善基于“互联网+无人机+智能观测船”的水尺计重远程监管模式,融合海、空互补优势,现场检验时间可缩短0.5~1小时。此外,该关研发应用的水尺计重计算机软件系统,实现测量数据的自动计算和智能纠错,每票货物数据计算时长缩短40%以上。截至目前,该关利用新技术已累计完成1.39亿吨大宗商品重量检验,查发重量不合格货物960批次,为进出口企业规避潜在经济损失4000余万美元。

除此之外,南京海关加大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在海关监管中的应用,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海关监管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提升海关监管效能。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构筑开放合作新优势

良好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两年来,南京海关全面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自贸区标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响应企业诉求,全力构筑开放合作新优势。

南京海关认真落实海关总署工作部署,简化海关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手续,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取消“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的检验许可”行政审批,对“报关企业注册登记”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核准”实施“审批改为备案”改革,对“口岸卫生许可证(涉及公共场所)核发”实施“实行告知承诺”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审批“互联网+”办理,结合海关行政审批网上办理平台、行政审批电子印章和行政许可证书邮寄送达等,对“保税物流中心设立审批”等13项行政许可事项进一步优化服务,企业不出门即可走完相关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流程。

图为:金陵海关关员依托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与集中监管平台对出口特殊物品开展集中查验  费清摄

南京海关还设立“关企协调员”为企业提供海关政策、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协调解决在进出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引导企业积极申请AEO认证,先后为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提供“一对一”个性化信用辅导,积极协助企业通过海关高级认证;专人对接帮助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技术类)享受科技创新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资质认定,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减免税款2800万元人民币。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南京海关紧扣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目标任务,集成海关监管创新,交出了支持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两周年创新答卷。下一步,南京海关将立足海关职能,强化系统集成和协同联动,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积极为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探新路、做示范。

相关推荐
打造数字营商环境示范,成都高新区发布60条举措

3月1日,《成都高新区2024年打造数字营商环境示范工作方案》发布,聚焦提升营商服务平台化、智慧化、增值化、专业化水平,推出60条举措。

上海北外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记者25日从上海市虹口区获悉,2023年,虹口全区新设市场经营主体8527户,同比增长284%,增幅位居上海全市第一位;落地日本HADO、阿联酋博禄、新加坡凯德卓盈等25个国家或地区的99个重点外资项目,实到外资同比增长17.2%。

整体优化、多措并举、一体推进——四部门介绍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相关举措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怎样成效?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在2月5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四部门负责人回应相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