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首趟“湾港共建号”开行 粤港澳大湾区海铁联运再添新通道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9-17 15:30:14

9月16日,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长鸣,一列满载着调味品、饮料、家具等物资的“湾港共建号”集装箱班列从增城西站缓缓驶出,预计5天左右抵达海口市秀英西港。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开行的首趟经湛江港至海南自贸港的海铁联运班列。

据悉,该趟班列共搭载47个40英尺集装箱,货重1200余吨,货值超600万元。货物从增城西站出发,经铁路运输至湛江西站,再经公路运抵湛江港,最终经由海运到达秀英西港,相较全程海运节约时间2天左右。班列的顺利开行标志着从广州经湛江连接海南的多式联运体系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为进一步助力大湾区企业抢抓扩大内需、消费升级,广东粤通铁路物流有限公司将打造由增城铁路物流园至海南自贸港的绿色通道。铁路部门不仅提供“一口价”“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还有承运、装车、挂车‘三优先’的个性化增值服务,进一步简化海铁、公铁多式联运办理流程、提高作业效率、压缩运输时长,促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给企业进出港贸易带来真正的实惠。

今年以来,增城铁路物流园先后成功开通“增城-凭祥-越南”“增城-霍尔果斯-德国”等多条国际物流新通道,发送货物1246标箱,运送民生和产业链物资5000余吨,为大湾区产品更好更快地“走出去”,稳定沿线各国生产生活物资供应链提供了充足的运力保障。

相关推荐
“珠海—巴西”直航航线开通

这条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巴西桑塔纳港的海上新通道,不仅将航程缩短30天、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更成为中巴深化贸易互补、拓展新兴市场的战略纽带。

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内通外联”提速“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今年一季度,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外贸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呈现积极的增长态势,尤其是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成为重要支撑,折射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区域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韧性和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自有TIR车辆跨境货物启运

3月31日,深圳企业华鹏飞股份有限公司一辆满载智能电子产品的自有国际公路运输(TIR)系统货车从深圳启程,开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采用本地企业自有TIR车辆开展跨境货运,标志着大湾区与中亚地区互联互通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