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经济学家对疫后复苏“谨慎乐观”

来源:埃菲社 责任编辑:赵娜 2021-09-23 10:14:30

埃菲社9月20日发表题为《世界经济论坛专家对复苏持谨慎乐观态度》的文章称,专家们今天在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强调,世界可以从新冠大流行造成的经济危机中迅速恢复,但关键前提是增加发展中国家的疫苗接种,以防止复苏呈现快慢两种速度。  

世界经济论坛本周举行为期四天的线上会议,在大流行病可能结束的背景下分析世界经济的未来。在会议的第一天,保持谨慎乐观是经济学家中的主导观点。  

瑞银集团全球财富管理首席经济学家保罗·多诺万说:“许多家庭自2020年以来积攒的储蓄推动了消费,这在发达国家带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需求水平。”  

多诺万表示,这种消费反弹“明年将会继续”,但在各个经济体中的速度不尽相同。他指出,现在这种现象正在发生,尤其是在盎格鲁-撒克逊国家,而欧洲大陆“滞后了大约六个月”。  

当被问及这种高需求是否会引发通胀时,这位经济学家分析说,虽然汽车等一些商品价格出现上涨,但这并不是整个“购物篮”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他反对央行进行干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预测中称,2021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6%,2022年将增长4.9%,但同时指出,发展中国家获得疫苗的难易程度可能会影响这些预期。在今天的会议上,渣打银行非洲和中东地区首席经济学家拉齐娅·汗详细分析了这个问题,并称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新冠疫苗获取的不平等性。

她警告说,虽然许多发达国家的接种率已超过其人口的70%,但在非洲大部分地区,这一比例刚刚超过3%,“我们没有真正的预防措施来应对出现病毒新变种的可能性”。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的首席经济学家迪尔克-扬·奥姆齐赫特说,低收入国家的复苏“缓慢、脆弱且不平衡”。

他指出,一些报告预测,许多低收入经济体在2026年之前都无法恢复到大流行病之前的经济水平,而缺乏疫苗是这些悲观分析的主要原因。

奥姆齐赫特说:“我们必须意识到,在所有地方(包括发展中国家)应对这一大流行病是道义上的当务之急,但也是经济上的当务之急。”

相关推荐
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共建“一带一路”分论坛在津举行

6月24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共建“一带一路”分论坛在天津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出席,并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将如何发展”主题与中外嘉宾进行交流。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专访:全球日益关注中国创新生态系统——访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米雷克·杜塞克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米雷克·杜塞克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新兴科技不断涌现的时代,全球日益关注中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尤其是中国在能源转型、整体能源生态系统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国际观察|合作是应对共同挑战的必由之路——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前瞻

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即将于1月20日至24日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办。来自全球各领域的近3000名代表聚焦地缘政治危机、全球化“逆风”、气候变化挑战加剧、新技术重塑全球发展格局等共同挑战,以更可持续、更加包容的方式同舟共济、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