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首个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项目投产 年减排二氧化碳近20万吨

来源:中新社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9-24 15:20:07

记者23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渤海海域秦皇岛-曹妃甸油田群岸电应用示范项目当天成功投产,这是中国首个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项目,也是世界海上油田交流输电电压最高、规模最大的岸电项目。此次岸电示范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近20万吨。

全球海洋油气开发通常利用油田开发的伴生天然气或原油自发电供平台使用,但平台自发电存在效率低、能耗高、供电不稳定等不足。渤海油田是中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2021年将实现原油产量3000万吨,建成国内最大油田。其现有发电机组145台,装机容量近1300兆瓦,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用电水平。

为寻找增储上产和绿色减排之间的最优解,从2018年起,中国海油联合国家电网开展技术攻关,实现将陆上电网的电通过海底高压电缆传输至海上油田使用。原来发电消耗的原油和天然气将得到更好利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也将大幅降低。

按照规划,岸电应用工程分三期实施,将在河北、山东、辽宁区域建设5个陆地开关站,8个海上供电枢纽平台,搭建起总接入规模达980兆瓦、覆盖渤海7个油田区域150余座生产设施的电力网格。项目将于2023年全部投产。

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表示,2023年渤海三期岸电工程全部投产后,预计高峰年节能100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近175万吨,相当于植树1.75亿棵。未来中国海油还将积极探索海上风电、光伏为油田供电等新模式。

此外,使用岸电后平台无须建设发电机组,这将精简平台规模,降低对进口发电机组依赖,有效缩短海上油田工程建设周期和调试周期,从而降低边际油田开发经济“门槛”,加快油气产能建设速度。据悉,渤海油田未来70%到80%的新油田都将利用岸电进行开发,这将为渤海油田上产4000万吨油当量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推荐
中企在乌干达油田项目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1000天

中国海洋石油乌干达有限公司参与开发的乌西部翠鸟油田项目日前迎来“安全生产零事故1000天”重要里程碑。

“我们很荣幸成为这条坦途的见证者”——吉尔吉斯斯坦新北南公路让沿线地区焕发活力

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合作建设贯通吉南北的干线公路——新北南公路。该公路全长433公里,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切实便利和福祉,也让沿线地区焕发“新生”。

端午民俗节活动在吉尔吉斯斯坦举行

“粽香传情·共庆端阳”端午民俗节5月30日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国立大学举行,在吉华侨华人及中资企业、孔子学院、留学生代表及各界人士等200余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