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发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9-28 15:57:50

日前,《上海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正式下发,聚焦“国际”,紧扣“消费”,突出“中心”,从7个方面提出了28项具体任务,力争到“十四五”末率先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十四五”,消费先行

发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上海动作频频。

近日,“金秋购物旅游季”启幕,将结合“金九银十”,在9月19日至10月8日期间推出200余项特色活动。而在几天前的上海重点消费地标和品牌首店签约仪式上,上海14个区一口气推出15个重点消费新地标、12家首店。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认为,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到上海“买买买”,未来三年很关键,上海的消费基础优势和发展动能很强,完全有能力做到消费先行。

有了过硬的硬指标,更要有软实力。在《方案》中,上海明确从“营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费环境”和“完善国际消费政策和制度体系”两个方面下手,推出近十条举措。

《方案》提出,上海要进一步提升供给质量,打造消费地标,强化枢纽功能,优化消费环境,加快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做大消费流量规模,吸引高端消费回流,全面提升上海的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和政策引领度,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全球消费目的地,全面打响“上海购物”品牌。

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要充分结合当前消费升级和全球消费发展的新趋势,勇于探索,多方面持续发力。

“比如,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与扩大开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标志性商圈、聚集全球高端消费资源、营造多行业融合互动的消费生态、完善高效便捷的消费环境、健全法律法规、促进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吸引优质人才、增强创新能力等。”付一夫说。

资源聚集,如何实现

构建融合全球消费资源聚集地、推动多领域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打造引领全球消费潮流新高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标志性商圈、营造具有全球吸引力消费环境、完善国际消费政策和制度体系、构建区域协同产业联动新格局……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方案》重点聚焦七个方面。

“构建融合全球消费资源的‘集聚地’,被放在了第一条。”上海长三角产业互联网促进中心理事、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需要有“集散中心”和“消费中心”来承接,还需要有品牌聚集。

具体来看,“构建融合全球消费资源聚集地”方面涉及6项具体任务,其中包括“打造全球消费品集散中心,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持续提升‘五五购物节’影响力”。

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进博会已连续在上海举办了三届,可以说,进博会已成为连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作用也日益凸显。据了解,第四届“进博会”首批出运展品近日已从欧洲启运。

同时,《方案》提出“建设浦东国际消费中心”,明确加快推进浦东“全球消费品牌集聚计划”,扩大与消费相关的服务业开放。配套政策方面,上海提出,对消费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引领带动国内消费升级需求。同时,发挥浦东先进制造和贸易航运枢纽优势,推动消费平台和流通中心建设。

聚焦“国际”,打响“本土”

“打响本土制造消费品品牌,打造外贸企业自有品牌”,也是《方案》值得关注的重点。

“打响本土制造消费品品牌,推动本土消费品牌上台阶,崛起本土品牌的高原高峰,实现本土品牌的国际化,是《方案》非常重要的一个政策举措和实施路径。”劳帼龄分析称,对品牌的理解需要与时俱进,既要吸引既有的外来国际品牌,更要花大力气培养本土品牌,使其成为将来的国际品牌。

劳帼龄进一步表示,上述政策的延伸效应,折射出来的是上海四大品牌的有机融合,尤其是“上海购物”与“上海制造”的联动,带动的是产业链的延长,是从消费升级到优质生产供给的重要刺激和拉动,“其延伸效应还会反映在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对整个长三角乃至长江经济带高品质生产的拉动,以及对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她如是指出。

据悉,上海将从展会层面发力,包括做大做强中国品牌日、世界设计之都大会、设计创新展等,提升本土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在网络新消费层面,《方案》提出打造一批面向垂直领域、细分客群的上海品牌。

上海培育出更多有竞争力的本地品牌,也将促进“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中分得更多蛋糕。

付一夫指出,近些年,我国本土品牌凭借自身的努力,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消费升级的诉求日渐强烈,对本土品牌的认同感不断提升。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能单方面强调吸引海内外消费者前来观光购物,还应重点发力本土品牌的壮大,引领国内品牌走向世界。”付一夫建议,既要“国际消费本土化”,又要“本土消费国际化”。

在付一夫看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本土品牌走向世界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契机,应大力推动本土品牌在产品研发、创意设计、性能把控、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环节有所突破,继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力争抢占未来市场和产业竞争上的制高点,“《方案》正是迎合了这一方向”。

此外,“扩大与消费相关的服务业开放,研究探索放宽电信服务、医疗健康等服务消费市场外资准入限制,促进服务供给体系升级”,也有可能对全国产生辐射效应。

“今天的消费不仅是实物商品的‘买买买’,服务消费已成为高品质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帼龄分析称,放宽服务消费市场的外资准入,一方面给出了推动服务消费供给体系扩容和升级的经济信号;另一方面也是吸引国内外企业共同建设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表态。

相关推荐
“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首次推出 进一步吸引入境游客外来消费

记者从4月10日召开的第五届“五五购物节”和“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五届上海“五五购物节”将再次如约而至。

2023年上海民营企业对RCEP成员国出口占比首超40%

记者4月11日从上海市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第八次全体会议获悉,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2023年上海设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民营企业对RCEP成员国出口占比首次超过40%。

“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开局良好

去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上海市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商务部4月8日表示,总体看,先行区建设开局良好,先行先试任务顺利启动实施,一些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并向长三角地区复制推广,为实现方案确定的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