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灵璧多举措夯实秸秆收储体系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10-13 13:37:48

今年秋季,安徽宿州市灵璧县应收农作物面积202.4万亩,秸秆资源较为充沛。该县拥有可耕种土地200余万亩,去年全县秸秆还田率31.78%,综合利用率93.16%;2021年全县已经培育秸秆收储利用企业190余个,配备1900余台套收储离田机械,共设置秸秆收储点246个,位于全市领先位次。

规划引导。编制《秸秆产业化利用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加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设置和支持;指导安徽金秸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灵璧县秸秆产业协会,发展会员单位76家,年秸秆收储利用能力达到40万吨,带动近万名农民及贫困人口就业,每年可为社会增产增收2亿元以上。

“三单”管理。率先在全省建立农作物秸秆收购单、运销单、秸秆收储点综禁包保责任单,加大台账审核力度,强化企业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乡镇加快完善“每个村设置1个标准化临时堆放转运点、2万亩有1个标准化收储中心”收储体系,促进收储利用与环保、消防、安全生产有机融合。

加大投入。投入省级财政资金1575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630万元,保证综合利用、民生工程和综禁工作经费;争取上级资金,四次获批中央财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资金0.71亿元左右。

创立标准。目前,全县标准化收储中心已经覆盖100%乡镇。用“活”土地政策。秸秆收储用地列入设施农用地中的附属设施用地;用“实”项目资金。将“建设收储钢构大棚”用地许可作为项目申报要件,确保“依法建设、持续利用、长久获益”;用“好”试点经验。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方案采纳灵璧做法,目前已申报安徽省地方标准《农作物秸秆标准化收储点建设技术导则》。(曹涛)

相关推荐
安徽灵璧文旅的“融合密码”:从“三绝”到全域发展

安徽省灵璧县以“三绝”文化为核心,构建起“文旅+农业”“文旅+工业”“文旅+数字”的融合发展格局,让千年古县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博物馆新地标:浓缩安徽灵璧的“文化DNA”

安徽灵璧县博物馆的玻璃展柜里,西周铜簋的饕餮纹饰在柔光下流转,静静诉说着3000年前淮河文明的回响。

安徽灵璧县税务局:全链条赋能 破解新办企业“成长烦恼”

今年以来,灵璧县税务局创新推出“四维联动、全链条赋能” 服务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其合规水平,推动营商环境便利化改革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