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绿电交易助能源转型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0-20 15:11:23

自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制定碳减排具体路线图。目前在二氧化碳排放构成中,能源消费排放占排放总量的近90%。其中,电力行业碳排放又是大头。因此,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根本之策。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若要真正成为主体能源,其电量占比至少要达到50%,装机容量更要占总装机的大部分。尽管近10年来我国新能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但距离成为主体能源还有很大的差距,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新能源发展的规模要求仍相差甚远。此外,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挑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能源的发展。

为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推动产业发展,2021年以来国家出台了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新型储能、分时电价机制等政策。这些政策中,既有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针对性举措,也有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的具体部署。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批复《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正式启动全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首次绿色电力交易共17个省份259家市场主体参与,达成交易电量79.35亿千瓦时,预计将减少标煤燃烧243.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07.18万吨。

以前,新能源发电主要由电网企业保障性收购、由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机制去强制推动消纳。如今我国正式启动绿色电力交易,绿色电力不仅有了专属的交易通道,还能在交易过程中将有意愿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用户区分出来,与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直接交易。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绿色电力消费,将从供需双侧发力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极大地助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发展。

绿电交易机制的建立施行,将有效对冲投资或购买调峰能力成本偏高的经营风险,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一是提升绿电交易的优先级别。在电力市场交易和电网调度运行中,绿色电力优先组织、优先安排、优先执行、优先结算,保障绿色电力生产供应的优先地位,消除企业发展顾虑,推动供给侧绿色电力生产。

二是将绿电环境价值货币化和显性化。绿色电力所体现的环境价值将精准传导至新能源企业,引导新能源投资,激励其加大投入,带动绿色能源产业均衡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意识逐渐提高,用户侧消费绿色电力意愿显著增强,企业绿色用能需求不断增加。

三是优化绿电产品设计,完善绿电服务,满足用户差异化的绿色电力消费需求。

四是实现绿电交易与绿证、消纳保障机制、碳交易机制等多类型机制的有效融合和合理衔接,充分保障绿电需求。

(刘满平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

相关推荐
贝尔金实现范围一和二碳中和 推进消费电子行业环保进程

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品牌贝尔金(Belkin)近日发布《2024年度影响力报告》,宣布公司已在范围一和范围二的温室气体排放中实现碳中和,标志着其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的又一里程碑,也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坚定承诺。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实现碳中和目标势在必行,全球需加速构建三大关键合作机制

贺克斌院士指出,近年来,碳排放量的不断攀升使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严峻挑战。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主要经济体的碳排放量持续增加,海运、空运等行业也逐渐成为重要碳排放源。碳排放不仅引发了全球气候灾害,也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届链博会丨追风逐光 只此“清”“绿”——链博会清洁能源链引领能源转型新潮流

世界首台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八网融合未来之城、“深海一号”钻井平台、巴西美丽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11月26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众多大国重器、超级工程、应用新场景的沙盘与模型在清洁能源链展厅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