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灵璧:“旱改水”改出稻花香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10-25 16:44:56

金秋十月,稻穗飘香,地处皖北的安徽省灵璧县朱集乡迎来“旱改水”后第一个丰收年。

进入朱集乡星光村“旱改水”项目区,放眼望去,满地金黄,稻花飘香,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枝头,一阵阵稻浪滚过,稻穗点头摇曳,怒放着丰收的喜悦,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只见6台联合收割机驰骋稻田,合力围割,一茬茬水稻被收割机迅速“收入囊中”。约摸几分钟后,水稻收割机行驶到路边一辆粮车旁,卸谷器高昂手臂旋转杆筒,将饱满稻粒淌进粮车车厢里……

“今年我们村的水稻获得了大丰收,每亩产量达到1500-1600斤,现在开始收割了,今天来了6台收割机。这个收割的水稻直接由江苏铜山房村的老板直接收购,每斤1.3-1.4元,这个价格是很可观的,一亩地达到2000多块钱。老百姓在地里看稻的时候,高兴得拍手叫好,积极要求明年都要种稻。”星光村党总支书记张伟高兴地说。

今年3月,灵璧县“旱改水”项目落户朱集乡星光村。在乡、村、企业三方共同协调配合运作下,争取项目资金1500万元,利用两个月时间,先后建成了机井、泵站、桥涵、沟渠、倒虹吸、砂石路等基础配套设施,通过对现有的中低产田和低洼易涝地进行“旱改水”改造,从而有效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形成稳定的生产能力,做到藏粮于田。共计播种“Y两优911”水稻品种1200亩,开全县之先河。

 据了解,“Y两优911”水稻属籼型两系杂交晚稻迟熟品种,具有耐旱、抗逆、高产的特性。目前,所种植的“Y两优911”水稻喜获丰收,预计亩产可达1600斤左右,亩均收入2000余元,比过去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每亩平均增收1200元左右,实现了“村集体、企业、农民”三方共赢。

“我们是五河县的种植户,今年通过‘旱改水’招商方式,在朱集乡星光村流转土地1200亩种植水稻,没想到‘旱改水’首年便取得初步成功,获得大丰收,亩产达到1500-1600斤一亩,促进土地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朱集乡杨敬宏家庭种植农场负责人杨德纯高兴地说。

“朱集乡‘旱改水’,一改过去传统种植模式,由原来的一季小麦,一季玉米、大豆,变成了‘一季麦一季稻’,实现了‘旱涝保收’,亩增收1200元。下一步,我乡还将继续扩大实施8000亩的“旱改水”项目,大力发展水稻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乡长王宏伟信心满满。(马东义)

相关推荐
安徽灵璧县政协、县委社工部赴基层调研政协议案办理情况

2025年10月31日,灵璧县政协主席曹强等同志,率领调研组,专题调研政协议案办理进展情况,实地查看办理成效,听取工作汇报。

安徽灵璧县民政局开展儿童督导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

10月29日,安徽宿州市灵璧县民政局举办灵璧县儿童督导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

安徽灵璧灵城镇:深化“兰亭大讲堂”项目建设 让文明新风吹遍社区乡村

“兰亭大讲堂”文明实践项目自2022年培育以来,便成为灵璧县移风易俗的重要阵地,奏响文明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