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文旅融合开新局——宜春市旅游产业发展综述

来源:宜春日报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10-26 08:33:44

在近日召开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宜春市获评2020年度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设区市,靖安县获评2020年度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市、区)和2020年度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挑战,宜春市科学应对、主动作为,推动全市旅游产业从按下“暂停键”到有序复工再到全面复业,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在全省率先恢复A级旅游景区对外营业,全年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实现正增长,全市新签约文旅项目22个、总投资242.05亿元,靖安县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铜鼓县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完成“新三年”任务总数的140%……

做好林泉禅农文章,推动旅游产业升级

从突出“十泉十美”温泉特色,到打造国际知名养生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赣西地区休闲旅游度假商贸中心,再到坚持“双核”引领发展、打造两大旅游增长极,近年来,我市依托温泉养生、禅宗文化、月亮文化、绿色山水、古村遗址和红色故土等特色旅游资源,坚持“全生态、全旅游”理念,在林泉禅农上做文章,不断加大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力度,以品牌创建为抓手,实施旅游精品工程,旅游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坚持“双核”引领发展,打造两大旅游增长极。其中“明月山核”重点围绕月亮文化、富硒温泉旅游资源,将明月山旅游产品体系和旅游品牌要素“月”化和“硒”化,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在构建明月山旅游产业集群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温汤镇成为全国首个“世界温泉健康名镇”,并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荣获省级商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示范区;明月山温泉文化旅游综合体、宋城明月千古情、月之泉·明月山国际硒温泉康疗中心等新项目的引进,大大增强了明月山对宜春旅游业的增长极效应和周边辐射力。“靖安核”以三爪仑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完成了县城沿途房屋外立面改造、县城旅游集散中心、宝峰游客中心、雷公尖休闲服务节点等项目的建设,签约引进中源民宿、太平山庄、高山滑雪场、禅意养生乐园、东白源生态养生谷等项目。靖安县被列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获评全省旅游强县。

此外,宜春禅都文化博览园、靖安宝峰禅意养生乐园、宜丰东方禅文化园、宜丰黄檗寺等项目的引进和升级改造,以及禅都宜春、禅宗圣地的品牌宣传,树立了宜春禅宗旅游品牌形象。我市还以明月山、禅博园、花博园为核心节点,包装打造禅宗文化体验、赣西绿色精粹、温泉养生休闲、乡村休闲度假4条精品线路。

“农”字品牌更是体现了宜春资源禀赋和产业渊源的优势。2016年以来,我市依托田园农业景观和资源,引进了高安巴夫洛生态谷、樟树张家山休闲农业综合体、上高蒙山尚和农业园、丰城东坊农业旅游综合开发体等一批农业休闲和乡村旅游项目,不断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丰富农业+旅游的产品模式。

目前,我市有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2个,A级乡村旅游点80个,国家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7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省旅游强县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个,省旅游风情小镇6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月亮之都、禅宗圣地、温泉之乡”的旅游品牌以及“一年四季在宜春”的口号在全国打响。

做好文旅融合文章,让旅游充满诗情画意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过去山水自然资源是旅游重点,现在注重感知体验的综合性旅游活动成为新趋势。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我市一方面充分挖掘利用禅宗文化、月亮文化、温泉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对文化遗址、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名人故居、文保单位等文化设施进行整合,实施宜游化改造提升,变单纯的文化展示空间为互动的文化旅游空间;一方面创新策划旅游品牌游活动,围绕传统节假日,联合涉旅企业、民宗、民航办、文化、商务、农业等部门和单位,按照月月有活动的目标,举办各类有温度、接地气的旅游营销活动,搅动“宜春人游宜春”旅游市场,文旅融合亮点纷呈——明月山景区举办的“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栖隐山庄樱花节、牛王争霸、武林风拳王争霸等特色活动,樟树的“金勺子”十佳美食评选大赛、三皇宫民俗文化庙会、古海音乐帐篷派,宜丰的乡村禅意文化旅游节,奉新的“月圆中华 猕恋奉新”猕猴桃节专场活动,靖安的环鄱自行车赛、孝文化庙会、“茶立方”国际山地自行车精英赛、梦幻之夜演唱会等活动,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我市已成功举办14届月亮文化旅游节,让月亮文化从无形到有形,影响越来越深远,“月亮之都”品牌成为宜春重要的城市名片和文化标识。

与此同时,我市大力推进“旅游+中医药”“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互联网”等“旅游+”工程,构建全域旅游产业体系。

农旅结合拓宽产业发展之路。我市坚持以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把茶园、果园变为采摘园、观光园,把农产品提升为休闲食品、旅游商品。温汤佬皮蛋、富硒米、富硒菊花茶等土特产品以及石雕、根雕等传统民俗工艺产品成为宜春旅游产品代表。

康养游方兴未艾。作为全国生态+大健康产业发展试点市,我市巧妙将旅游与大健康相结合,精心打造温泉度假村、康养基地、特色小镇,大力发展旅游康养产业,温泉旅游、中医养生旅游、运动游等方兴未艾。

夜游经济点亮“不夜春城”。近年来,我市各地依托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大胆开拓创新,发展夜游经济,明月山景区、明月山古井泉街、明月千古情景区、万载古城、靖安古街引进“夜间演艺+主题街区”项目,大力丰富夜间游玩项目,狠抓夜游经济。喜静,喜闹,欣赏风景,亦或感受人文,每个人都能在宜春的夜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享受。

做好旅游智慧化文章,实现更多科技赋能

文化和旅游产业智慧化现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景区限流、预约、错峰的智慧化建设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市文旅科技融合渐入佳境,旅游智慧化管理、智慧化服务、智慧化营销火力全开。建设宜春旅游产业监测与应急平台,并与国家、省旅游产业监测与应急平台对接,对重点旅游景区实行动态监控,全市4A级以上景区智慧化改造全部完成,实现客流与监控数据实时掌握;开通宜春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汇集“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通过网站、手机微信端、触摸屏查询机等方式,为广大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特别是全市景区手绘地图系统,实现了景区内部的地理呈现、语音播报和GPRS定位导航等功能,为游客全面了解我市景区资源提供便捷服务。开通明月山5G+VR直播、宜丰熊猫科技馆、袁州《赣鄱通数字平台》等一批文旅科技融合创新应用,其中赣鄱通平台获全省信息化在疫情科学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中优秀应用成果案例,先后开设抖音“云游宜春待花开”“美丽宜春dou起来”等多个话题,综合流量超千万人次。

我市积极引导涉旅企业依托旅游门户进行线上营销,各大OTA产品已全面覆盖我市景区票务、住宿、餐饮等旅游消费领域。驴妈妈、途牛网在宜春设有分支机构,其中驴妈妈门店在宜春有7家,线上营销、线下服务的旅游O2O体系已经在宜春形成。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优化旅游市场环境,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合理低价”“零负团费”,无资质经营旅行社业务,诱导、欺骗旅游消费等不法行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2016年以来,检查旅游企业1700多家,受理旅游投诉145起,结案率为100%,为游客协调理赔及退货金额42.1万余元。关停5家证照不全的旅行社营业部,查处6家违法违规经营的旅行社,有效维护了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合法权益,净化了旅游市场秩序。

从单纯的游山玩水,到康疗养生,再到文旅融合、农旅结合、旅游智慧化,我市的旅游业态越来越丰富,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日益提升。今年1至5月,全市共接待游客3892.8万人次,同比增长7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5.38亿元,同比增长76.77%。“五一”假期,全市文化和旅游市场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共接待游客506.6万人次,与2019年相比增长29.4%,同比2020年增长379.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5亿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28.2%,同比2020年增长321.4%。

宜春,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来吧,在宜春,你将遇见诗和远方。

相关推荐
江西高安:产业招商与营商环境互动双赢

​近日,江西宜春高安市获2020年度宜春市产业招商升级战、营商环境建设“双料冠军”。2020年以来,高安市坚持一手抓产业招商、一手抓营商环境,“硬实力”和“软环境”互动双赢、并驾齐驱,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高安市坚持把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突破口,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之路,通过金融支持,催生和培育了一批在5G、光电、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高安成功连片试种巨型稻并实现“一亩三收”

丰收季,稻飘香。“十一”期间,高安家庭农场联合会在全省率先连片试种的280亩巨型稻迎来收获的日子。巨型稻植株近2米高,如高粱一般修长挺拔,穗长粒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