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东盟国家将致力于疫情后经济复苏和共同体建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10-29 16:23:18

新华社斯里巴加湾市10月29日电(记者薛飞)以视频方式举行的第38届和第39届东盟峰会28日在轮值主席国文莱主持下闭幕。东盟国家在会议上表示,将继续努力实现后疫情时代区域经济复苏,推动东盟共同体建设。

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在闭幕式上表示,东盟国家就当前地区、国际形势以及东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磋商,讨论了与中日韩等对话伙伴国进一步加强各领域关系的途径,决定通过确保疫苗供应以应对新冠疫情、将努力实现后疫情时代区域经济复苏。哈桑纳尔表示,东盟共同体建设正不断取得进展,坚持多边主义对未来共同体建设至关重要。

东盟在一份主席声明中表示,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旅游业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东盟将致力于加强区域和国际合作,以期实现旅游业的安全重启。声明说,将继续推动共同体建设,应对共同挑战,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复苏。

哈桑纳尔在闭幕式上以视频方式将东盟轮值主席国移交给柬埔寨。

作为今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文莱为东盟确定了“共同关注、共同应对、共同繁荣”的主题,围绕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社会文化共同体三大支柱,提出了一系列目标成果,涵盖灾害与紧急情况应对、支持多边主义、疫后复苏、疫苗采购合作、东盟共同体建设等。

第38届和第39届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26日至28日举行,其间还举行了第24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24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第16届东亚峰会等。

东盟峰会通常每年召开两次,分别于上半年和下半年举行。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东盟峰会未能举行,因此两届峰会在下半年以视频会议方式依次举行。

东盟成立于1967年,成员国包括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10国。

相关推荐
中国—东盟行政院校和智库研讨会聚焦国家、地区和全球治理

11月3日,以“国家治理与亚洲文明”为主题的中国—东盟行政院校和智库研讨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开幕。

国际观察|从互降关税到共建规则——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升级为区域经济注入动能和信心

当地时间10月28日,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水平再次升级。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之际,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是中国与东盟共同推动高质量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展现了区域国家携手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决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信心。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于10月26日至28日举行,东盟各国领导人将重点讨论东盟共同体建设及对外关系等议题,并就深化区域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加强东盟互联互通等问题展开讨论。26日,东帝汶在东盟各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正式成为东盟第11个成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