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巢湖:“稻虾共作”跑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11-02 09:30:50

眼下,巢湖市“稻虾共作”水稻收割工作已经进入尾声。连日来,安徽合肥巢湖市坝镇林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稻虾共养大户褚昌林趁着晴好天气,组织收割机对稻虾田里的优质籼稻进行最后阶段的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10月31日下午,笔者来到褚昌林的稻虾田里,金色的稻穗迎风招展,3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一排排稻谷被机器“吞没”后,吐出干净的稻谷。随后又装运到路边的货车里,褚昌林站在田埂上看着稻田,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

褚昌林告诉笔者,“稻虾共作”综合种养模式一年可产一季水稻两季虾,今年合作社稻虾种养面积仍保持在500多亩。上半年,两季小龙虾收获10万多斤,产值达到100多万元。小龙虾收获后,稻虾田里全部种上了优质水稻,在经过4个多月的自然生长后,已经全部成熟。

“今年水稻长势非常好,看势头是个丰收年,预测每亩可产优质虾稻1100斤左右。”褚昌林说,水稻收割时间将在一周内全部结束,收上来的稻谷大部分按订单销售,一小部分经烘干后加工成大米,真空精包装后上市,“不久大家就可以吃上新鲜、优质、可口的绿色大米了。”

据了解,林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坚持把“生态”融入产业发展当中,引进市农业农村局推荐的生长周期长、营养丰富的优质水稻品种,采用机插秧,建立完善水质、测土配方、病情、虫情监测机制,全程无污染、无公害,不仅种出来的稻米外形饱满整齐、色泽清香扑鼻、入口柔韧爽滑、营养价值高,而且养殖出的小龙虾体大螯粗、肉多味美,虾体红亮干净。今年他还带动坝镇联河村两家种养殖大户,发展稻虾种养面积1000多亩。

据了解,在坝镇像褚昌林这样的种养殖户有六七家,稻虾综合种养面积约3500亩。在稻虾共作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下,在稻田里实现两季小龙虾养殖和一季水稻种植,相比单纯种植水稻,产值翻了一番。同时,在保证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同时,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取得良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稻虾共作逐步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门路。(马丰成    王亮礼)

相关推荐
神木以村企结对为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神木通过实施“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五年行动,全方位布局工业反哺农业、工农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以村企结对为路径,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茶香四溢 铺就惠民之路 ——犍为烟草专卖局党支部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2024年,犍为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采用“1234”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路径,以“支部党员+终端专员”的模式,对全县范围内的乡镇开展了走访。

“芋”见美好 产业数字化为广西贺州增香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素有“百年菜乡”美誉。贺州香芋更是以“味美、质粉、酥香”的特点闻名遐迩,芋头煲、芋头糕、清蒸芋条都是贺州人如数家珍的“吃货秘籍”,但最具灵魂的还数酥香美味的“香芋扣肉”,让香芋爱好者“芋”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