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巢湖:放养3000斤鱼苗保护湿地生态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11-02 10:17:38

10月28日,一辆满载鱼苗的货车驶进安徽巢湖半岛国家湿地花塘河公园,随着工人们将一桶桶鲜活的鱼苗缓缓投放到湿地水塘里,标志着今年该湿地公园生态增殖放流活动正式启动。

湿地被称作是“地球之肾”,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增殖放流有利于加强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目前也是恢复湖泊和湿地野生鱼类资源多样性采用的行之有效的做法。

该湿地公园管理人员介绍,此次共投放了3000斤鱼苗,主要是鲢鱼和鳙鱼,放养的全部是小规格的鱼苗。生态放养的目的一是为了净化水质,二是为今年即将到来的迁徙候鸟提供良好的觅食和栖息条件。

据了解,巢湖半岛国家湿地花塘河公园面积约1200亩,2019年12月建成。近年来,随着巢湖湿地生态环境逐年改善,越来越多的鸟类选择在此地“安家”。每年的初冬,众多野生候鸟如野鸭、苍鹭、鹬鸟、红嘴鸥、东方白鹳等成群结队来此栖息和补充能量,湿地俨然成了候鸟迁徙途中的“加油站”。

为保障生态放流效果,该湿地管理部门将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各类偷捕、偷钓和破坏放流鱼苗等行为,为放流鱼苗生长创造良好自然环境。(何胜忠)

相关推荐
中国与罗马尼亚科研机构围绕三角洲湿地保护签署合作备忘录

5月14日在罗马尼亚图尔恰市举行的第31届“三角洲与湿地”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与罗马尼亚多瑙河三角洲国家研究与发展研究所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

“武汉宣言”:凝聚各方共识 展示全球意愿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部级高级别会议6日下午在湖北武汉闭幕。会议正式通过“武汉宣言”,呼吁各方以强烈意愿和实际行动,促进各类湿地的保护、修复、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续利用。

中铁四局一重点健康养老项目二期项目全部封顶

日前,中铁四局投资建设的重点健康养老项目——中铁佰和佰樂巢湖国际健康部落二期项目最后1栋住宅建筑正式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