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在地生活|金港共建情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邵非 2021-11-02 14:27:38

视频来源:2021“一带一路”在地生活微视频优秀代表作品——《金港情》(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项目总承包经理部提供)

距离中国千里之外的柬埔寨,金港高速项目正迎来建设热潮。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众多海外公路建设项目中的一个,但对于柬埔寨来说,它不仅是全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更是通往现代化的繁荣之路。

2019年,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柬埔寨金边至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项目正式开工。金港高速建成后将打通柬埔寨首都经济圈和西哈努克港,使金边至西港原来5个小时的车程缩短至2个小时以内,是中柬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高质量合作的典范。

项目动工以来,中国路桥大力推行属地化用工,达多就是金港项目培育的3200余名属地化用工中的一名新星。

2013年,达多通过层层考试筛选后脱颖而出,怀揣着理想来到中国留学。在天津大学学习了一年中文后,达多来到北京工业大学继续深造。经过四年的时间,他拿到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士学位。在收获知识和友谊的同时,他决心为中柬之间的建设往来做些事。正如许多留学生来华求学,不仅是因为个人的爱好与理想,更肩负着使命。

在2018年完成学业后,达多到金港高速项目应聘并获得这份工作机会。对于刚刚毕业的达多来说,这里的工作环境是陌生且极具挑战的,但好在他很快适应了这份工作。他跟着中国老师先后在翻译、调度、技术员及外协等职位轮岗锻炼,不断加强自身成长,很快就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并提升为金港高速公路项目第五经理部外协部部长。达多自豪地说:“我能走到今天多亏了项目里的中国老师教我关于专业技术和社交礼仪等知识。”

如今28岁的达多早已褪去了毕业时的青涩,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外联团队领头人。他成了很多柬埔寨员工的榜样,俨然成了一张本地化的“名片”。

同样作为金港项目受益者的还有生活困难的山本。山本出生在柬埔寨一个贫苦的家庭,肩上扛着整个家庭的重担。经人介绍加入了中国路桥,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一线一干就是18年,这份工作不仅让山本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也有了明显好转。转眼到了退休之际,山本发了愁:年龄大了意味着一家人的生活再次失去了保障。

中国路桥在了解到山本的家庭状况后,决定将山本转做后勤,并任命他为金港高速公路项目总承包经理部后勤主管。不仅如此,公司还为山本的妻子也安排了帮厨的工作,并资助他们的孩子上学。看着妻子有了稳定的收入,两个孩子也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山本感激地说:“感谢中国路桥!感谢中国朋友!”

达多和山本,他们一个是金港高速公路“行走的名片”,一个是中柬友谊永久的见证者。原本素不相识的两人,因共同的目标——共建金港高速公路,而产生交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号——最美金港人。

相关推荐
中国防城港—柬埔寨戈公港“冷链+普货”航线首航

近日,由广西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现代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防城港—柬埔寨戈公港“冷链+普货”航线首航仪式在广西防城港集装箱码头举行。

澜湄合作合格评定能力提升项目在广州圆满落幕

近日,澜湄合作合格评定能力提升项目来华交流研学活动在广州落下帷幕。

柬埔寨“第一高桥”成功合龙

3月9日,随着最后一片T梁精准落位,由中国路桥承建的柬埔寨“第一高桥”——10号公路改建工程项目28#大桥顺利完成全桥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