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成功发射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李璐 2021-11-05 15:12:41

11月5日10时1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又名广目地球科学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SDGSAT-1是全球首颗专门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2030年议程”)的科学卫星,该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先导专项研制,是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CBAS)规划的首发星。

SDGSAT-1搭载了热红外、微光和多谱段成像仪三个有效载荷,通过三个载荷全天时协同观测,旨在实现“人类活动痕迹”的精细刻画,将为表征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指标研究和对全球SDGs实现进行监测、评估和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2030年议程实施面临数据和方法的迫切需求,作为高效数据获取手段和研究方法,空间观测能够为2030年议程做出重要贡献。为此,研制、运行系列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成为一项重要使命。2021年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SDGSAT-1卫星发射作为系列纪念活动之一,凸显了中国在科技领域为落实2030年议程所作的努力和贡献。卫星在轨运行后,其数据产品将面向全球进行共享,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开展SDGs研究所需的数据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SDGSAT-1卫星首席科学家、“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先导专项负责人、CBAS主任郭华东表示,作为地球大数据资源获取的有效途径和研究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手段,空间观测能够为全球SDGs的实现做出特有贡献,能够有效地服务表征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交互作用的SDGs指标研究,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期望CBAS能够与国内外相关机构一起,通过全球数据资源的有效获取和共享共用,为缩减全球可持续发展不平衡和区域间的数字鸿沟做出贡献。

SDGSAT-1卫星工程任务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为该卫星主用户方,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负责工程大总体和地面支撑系统的研制建设,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负责卫星系统研制,卫星有效载荷由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长春光机所、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制。科学应用系统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制。测控系统由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负责。用于这次发射任务的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805所)研制,此次任务是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的第8次飞行任务。

相关推荐
中国—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产业合作大会成果丰硕

4月10日,作为上合组织峰会在津首场配套活动,上合组织成员国投资促进工作组第九次会议在天津召开,同期举办中国—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产业合作大会。

“一带一路”绿色合作造福共建国家

中国充分发挥在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领域优势,运用中国技术、提供中国产品、分享中国经验,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合作蓬勃发展,为当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小县城里的大数据中心 全力守护春节数字范儿

中国联通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优化算力布局,在河北怀来规划建设了怀来大数据产业园这座新型数据中心,积极承接北京等地的算力需求,全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