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以前的帮扶政策都还在!”
“幸亏政策还在!”娄庄镇淹周村赵某某,一家三口人,因为三个人均残疾,没有正常的劳动力,2015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脱贫,今年5月,儿子赵某友的精神病再次发作,如果不是医保报销,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政策,他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眼前的问题了。
2017年底赵某某家脱了贫。今年5月其子赵某友再次发病,由于情况紧急,当时就到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但是这次住院和上次相比,赵某某的心情不一样了。“以前建档立卡户,可以先诊疗后付费,并且自己基本不要花多少钱,现在脱了贫,不知道好政策还在不在?”赵某某说,虽然脱贫后家里条件好了不少,可毕竟家里的三个人都是残疾,孩子这次住院至少也要半年,费用也要好几万,一下子要筹集这么多钱,难度太大了。
县医院的主治医生看出了他的顾虑,安慰他:“脱贫不脱政策,以前的帮扶政策都还在,还是可以享受先诊疗后付费,出院时再一站式结算。有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保、医疗救助、政府兜底四重保障,就别担心了。”医生的话让赵某某心里踏实了。
10月19号出院那天,医院结算费用,手术费、药费、检查费,总计加起来40000多元。享受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保、兜底保障等救助政策后,报销比例近90%,赵某某只出了4400多元。由于县级医院不是精神病医院,用药受限,需要到宿州市精神病医院治疗,医生告诉他,医疗费和上段时间一样,依然可以报销。赵某某说:“报销政策还在,省了不少医药费,治病给家里带来的压力就不大了,我还能支付得起,对我家的生活影响还是不大的。”
“我们夫妇两个都有工作了!”
在杨疃镇杨集村齐路王庄遇到王某某时,他正骑着三轮电动车清运垃圾,旁边过来一个拿着锄头下去干活的老者,交谈才知道,他也住在齐路王庄,“这几年,我们庄上的环境比几年前,好得太多了,村庄道路的垃圾有人打扫,汪塘里的垃圾有人打捞,现在水清了,路干净了,这是几年前怎么也想不到的。”
2015年,因为王某某肢体残疾,老婆张谋智障,三个孩子都在上小学和初中,两个老人因为岁数大了,也不能正常劳动,政府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之前他家住的房子在村庄西头一个坡地上,被2018年的大水冲坏了,居住环境很差,为了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政府为其实施异地搬迁,重新建上住房,并为其提供了低保。2019年底,顺利脱贫。
“我家现在不但有安全住房,自来水也是政府给装的,三个孩子上学,每学期都享受政府补助,我们夫妇两个都有工作了,我在村里当保洁员,我老婆在村里干上了公益岗,家里养了十几只山羊,每年政府还给补贴,全家的困难都解决了,党的政策真好,再干几年,我还想买个车,做点生意呢。”王某某满是喜悦。
“现在不愁资金问题了!”
在杨集村程家庄振兴家庭农场见到了农场负责人程壮壮,知道了我们的来意,他就说个不停“现在不愁资金问题了,这不,10月初我申请的扩大食用菌项目资金100万,昨天下来了,这下好了,又能扩大规模了。我要把握住现在这行情,扩大规模,带动我们村的农户种植食用菌,让大家都挣钱。”
程壮壮家,因之前治病花费巨大,2016年他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镇、村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程壮壮的家庭享受健康脱贫好政策,他本人也被聘为杨集村扶贫专干,第二年就顺利脱贫。2018年村两委换届,程壮壮当选为杨集村党总支委员,从一名贫困户成长为一名村干部。
2019年,程壮壮把脱贫致富的方向瞄准了食用菌,但他父母有顾虑,程壮壮说:“当时我想,自己是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镇村帮扶下,他投资20多万元尝试食用菌种植,一面虚心学习借鉴,一面积极实践摸索,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年种植双孢菇就收益了15万元。
程壮壮获益后,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指导带动本村村民,不仅上门指导建棚,还无偿提供菌苗和种植技术。在程壮壮的农场,有12户建档立卡脱贫户在此务工,年收入过万,实现增收脱贫。2名村民在他的帮助下,走上了食用菌种植致富路。
2020年末,程壮壮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筹资200多万元,新建6座占地7亩的现代化智能出菇棚,发展现代农业,向科技要效益。同时,他顺势而为,吸引周边菌菇种植户,注册成立灵璧县杨集村振兴家庭农场,发挥规模效应,吸引市场,实现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有效衔接。
菌菇种植不仅让村里部分种植户走上了致富路,也给村里其他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10万余元。
昔日贫困村、贫困户,今朝致富村、带头人,类似的小村嬗变在江淮大地上不断涌现。上下同心、攻坚克难、精准务实、开拓创新,全县上下发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奋力拼搏走上了乡镇振兴的赶考路。
当前,防范化解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返贫致贫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仍是重要工作任务,需持续巩固农户的“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筑牢防范风险屏障;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还需加强产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支撑;同时,继续加强脱贫地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逐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让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王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