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明媚,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杨疃镇杨集村核桃树下一派繁忙丰收的景象,一垄垄蜜薯破土而出,一个个蜜薯捡拾装筐,黑姑娘专业合作社的工人们忙着收获、搬运、装车,人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黑姑娘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共产党员李为侠和王友祥于2019年创办的,以优质无公害小麦、蜜薯和大棚西瓜种植为主,通过土地租赁、入股、托管等方式将土地流转,把零散土地集中起来连片经营,目前已流转土地2000余亩,其中蜜薯近1000亩。
自2019年以来,黑姑娘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杨集村的核桃地100多亩,考虑到苗木处于幼龄期,没有效益,便萌生了“套种”的好主意,通过果树行间合理种植一部分蜜薯,一方面能对土壤起到疏松作用,减少杂草,增加土壤肥力;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利用土地,弥补果树结果的“空巢期”,“以园养田”、“以短养长”,也能达到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目的。
种植蜜薯,李为侠和王友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2020年,合作社先在承包的100亩核桃地和200亩基本农田上进行“试验田”式的种植,选用“西瓜红”红薯,当年喜获丰收,由此积累经验,为合作社顺利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西瓜红”蜜薯颜如其名,其表皮颜色鲜红,果肉橘红鲜亮,光是颜值就显得与众不同,不同于普通的地瓜,它是众多地瓜品种当中很甜的一种,糯而不水、粉而不干,香、甜、糯、软、无丝,近年来很受欢迎。
2021年,合作社扩大蜜薯种植规模500亩,采取为种植户提供种苗和技术、回收果实的办法带动脱贫户种植300多亩蜜薯。现在到了收获期,看着果实累累的蜜薯,村民社员们个个笑得合不拢嘴。“这是党的政策好啊!我今年种植了20亩,每亩能收4000斤,按照每斤0.8元计算,产值就是3200元,单这项收入,我家今年就不会返贫,如果不是合作社带领我种植蜜薯,哪有这么高的收入,跟着党员干部走,真得不愁没钱赚。”八里庄的脱贫户李才宽高兴地说,他打算明年还要扩大蜜薯的种植面积。
李为侠是该村村委会委员,带领村民致富增收防返贫是她一直思考的问题。成立合作社后,她和王友祥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利用合作社这一主体作用,长期为农户提供务工岗位,长期工20余人(其中脱贫户长期工12人),农忙季节每天需要零工100余人,长期工每月工资1800元,零工每天70元,在合作社干活就能拿到工资,当天结算无拖欠。脱贫户这项收入稳定,每年增收7500元以上,同时也为村集体增收8.4万元。
合作社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提供产销服务,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并统一收购农产品,解决了销售难题。“在销售方面我们及时顺应市场形势,采取‘早销’模式,在买苗前先联系帮扶单位宿州市妇联,通过市妇联的广泛宣传,采取扶贫销售的模式,签订销售协议,等到蜜薯成熟后按市场价格全部销售给合同企业,不必担心蜜薯囤积卖不出去。”李为侠说道。
同时,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大市场和小农户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产销一体化、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为杨集村发展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增添了无穷生机与活力。黑姑娘合作社在因地制宜发展蜜薯种植的同时,还积极探索“立体种植”、“订单产销”模式,让老百从合作社中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实现“干部有为、党员作为、群众乐为、经济增收”的良好局面。
据了解,该合作社与杨集村50多户脱贫户签订了入股经营协议,采用“合作社+产业基地+脱贫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实行“参股合作、本金保底、固定分红、流转用工”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合作社负责人李为侠和王友祥表示:“是党的政策让我们致富了,自己富了不算富,我们要带动更多人致富。”黑姑娘农业专业合作社计划用3至5年的时间,争取流转万亩土地,再扩大特色种植面积,带动更多的农户踏上富裕路,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王庆明 崔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