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跨2500公里直采直销 浙江宁波与四川凉山开启协作新模式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1-12 15:03:37

凉山“网红”农特产品展销馆。 张正伟 摄

核桃仁、羊肚菌、花椒油……11月11日,浙江宁波市民王慧在“甬工惠”平台上,将一件件喜欢的“凉山口味”装进购物车。

在这些货品中,就有河南集卡司机王成运到宁波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生产的木耳、大米和粮油。

“凉山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以往我们开到雅安就不走了,或者停在成都等凉山那边的货送过来,没有半个月发不了车。”王成表示,如今宁波和凉山两地开通了“两地仓”,直接在西昌采购、装车,两三天就能运到宁波销售。

凉山生产的农特产品。 张正伟 摄

凉山得天独厚的气候和优越的自然禀赋,造就了木里核桃、盐源苹果、会理石榴、金阳青花椒、雷波脐橙等“网红”农特产品,但是以往跨越2500公里,由成都集散运输的模式,让到达宁波的凉山好物产品损耗高、物流成本高、销售价格高。

“只有打造融直采、直运、直销于一体的物流新模式,才能让凉山产品快速进入宁波,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宁波市商务局副局长缪永法如是说。

今年4月,宁波和凉山两地结对开展东西部协作,宁波工作队以推动“凉货甬销”为抓手,在两地分别设立“销地仓”和“产地仓”,打造具有宁波特色的“两地仓”消费协作新模式。

“有了‘两地仓’,进入宁波的凉山特产实现了直采直销,运输时间至少缩短两天,综合物流成本减少35%以上。”宁波中通物流总裁助理洪钢表示,物流提速提质,不但加快了凉山农特产品进入宁波的速度,同时降低了零售端价格,提升了宁波市民的消费获得感。

凉山生产的农特产品。 张正伟 摄

据介绍,凉山积极投入“两地仓”建设,短短半年便在州县两级设立“产地仓”12个,2170种凉山农特产品顺利“入仓”;宁波“销地仓”首期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11月试运营以来,已经仓储、配送凉山农特产品近200吨。

“‘两地仓’的设立,大大改善了两地物流条件,加快了两地特色产品共享。”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宁波驻凉山工作队队长陈坚军表示,随着直飞航线的开通,“两地仓”未来将搭建更加便捷的“凉货甬销”通道,同时带动宁波特产销往凉山,让两地人民共享消费协作新成果。

相关推荐
国家外汇管理局宁波市分局:持续优化外汇服务 助力打造中东欧经贸合作首选之地

宁波是我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开放平台,2018年获批全国首个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自2019年起已举办4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宁波市分局多措并举,用好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等惠企政策,推动辖内企业对中东欧经贸合作跨境结算更快捷、贸易更多元、投融资更便利、资金更安全

向世界亮出“宁波名片” 10家甬企组团亮相北京机器人展

这几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全球超200家企业汇聚一堂,共同描绘机器人的新未来。

潮玩出海又添超级“萌宠”,宁波“卡皮巴拉”风靡东南亚

在泰国曼谷Emsphere广场的核心区域,一只圆润呆萌的“豚豚崽”以日均超万人次的客流量,成为中国潮玩出海的又一超级“萌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