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是我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开放平台,2018年获批全国首个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自2019年起已举办4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宁波市分局(以下简称“宁波市分局”)多措并举,用好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等惠企政策,推动辖内企业对中东欧经贸合作跨境结算更快捷、贸易更多元、投融资更便利、资金更安全。2024年,宁波对中东欧国家进出口总额达561.3亿元,连续9年实现同比正增长;截至2024年底,对中东欧国家累计投资规模达11.9亿美元,较2014年底增长50倍。
完善跨境贸易结算便利化举措,企业资金收付再提速
实行优质企业跨境贸易单证“免审”政策,推动银行跨境贸易业务审核由传统的“单证思维”逐步向“事前尽调、事中简化、事后监测”转变,优质企业依托支付命令函即可办理业务,实现“秒申请、分钟办”,跨境贸易外汇资金收付效率提升50%以上。截至2025年5月底,优质企业家数增至1174家,其中涉及中东欧国家经贸往来的企业占66.8%。
推行“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境内银行直接登记办理,提高货物贸易特殊退汇免于登记金额等多项货易外汇业务政策,大幅便利企业办理手续。如宁波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对希腊客户因业务调整需退回收到的预付款,由于单笔退汇金额小于20万美元免于外汇局登记,经银行真实性审核后10分钟完成退汇,较原流程节省3-5天时间。
助推贸易新业态发展,企业贸易模式更多元
宁波市分局整合推出免审单、免登记等一揽子政策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推动辖内涌现“跨境电商+新型离岸”“跨境电商+产业带”等创新模式、境外委托加工“避税降本型”“财务回流型”“总部经济型”等新型场景,进一步释放企业中东欧经贸往来发展潜力。如宁波某针织制衣有限公司与波兰客户长期合作,期间波兰从中国进口关税上升12%-20%,而从柬埔寨进口则可免除关税,波兰客户要求企业于柬埔寨设厂直接从当地发货。企业通过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予以化解,对柬埔寨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出口原材料并由其加工制成成衣运往波兰,以境外委托加工模式接续合作。
加强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管理,企业跨境投融资添便利
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适度提高境外放款、外债额度上限,允许境内外成员公司统一归集资金额度。截至2025年5月末,成功落地3组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为企业向中东欧地区调配资金提供便利。如塞尔维亚是欧洲重要物流枢纽,作为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企业的宁波某塑机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在该地设立子公司,通过建立生产基地,缩短供货周期,开拓欧洲市场,2024年通过资金池向境外放款1500万欧元,以满足塞尔维亚子公司购买原材料等日常经营需要,为境外子公司提供有力支持。
扩大“首办户”覆盖面,企业跨境资金更安全
扎实开展汇率避险专项拓展行动,举办“助企惠民促发展 汇率避险暖冬行动”等活动,出台面向汇率套保的奖补政策,2024年9月成功落地全国首批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应用场景。2024年—2025年5月,新增2396家汇率避险企业,其中涉及中东欧国家经贸往来的企业近四成。
稳步推进跨境人民币“首办户”行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重点企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跨境人民币结算支持,创新产品服务,积极挖掘和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跨境人民币业务场景,2025年1-5月,宁波涉外企业与8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其中与中东欧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超1.6亿元,同比增长11.8%。
展望未来,宁波市分局将贴近企业中东欧经贸合作诉求,持续推动试点政策扩量增面,创新“自选动作”,多方位优化外汇服务,为打造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高水平开放平台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