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灵璧:盘活农村实用人才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12-01 10:30:04

“今天听了安徽财经大学赵守飞院长的授课,真是茅塞顿开。这样的培训让我们受益匪浅!”日前,在安徽宿州市灵璧县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治理培训班上,大路乡胡堆村党组书记彭森高兴地说。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人才是关键。今年以来,灵璧县抓住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念好“八字诀”,按下“快进键”,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让他们大显身手,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建组织领导班子“强”。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人才振兴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抽调专人办公,负责统筹协调工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划职能实行分类“管”。按照工作职能和承担的任务,对各类人才实行分类,主要包括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技能带动型、社会服务型等。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

提技能选送出去“学”。今年以来,该县共选派17名农业技术骨干参加由农业农村部举办的省内外示范培训班,选派105名基层农技员到安徽农业大学参加继续教育、技能提升培训,选派3名培训机构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另外,还有55人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各级各类培训,让农技人员开眼界、长知识、提技能。

强素质邀请专家“教”。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习实训基地培训过程中,该县先后邀请省农业科学院专家2人、合肥工业大学教授2人、安徽农业大学教授3人、安徽财经大学教授1人、市级专家教师3人,来灵璧向学员们“传经送宝”。

长本领下到基地“练”。在各级各类培训教学中,开展实习实训是必修课。学员们把线上线下学到的知识与实训基地现场教学有机结合,融会贯通,让知识变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择英才公开竞争“选”。实施特聘农技员制度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该县始终坚持面向基层、德才兼备、人岗相适、以用为先的标准,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每年选拔4名特聘农技员,最大限度发挥他们身处基层、服务农民“零距离”的优势,开展农技推广活动。特聘农技员张良林还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最受欢迎的特聘农技员”。

显实力技能竞赛“比”。为充分展示实力,灵璧县积极动员组织农技人员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用实力证明能力,用荣誉证明实力。近年来,全县有1名农技员获得农业农村部农牧渔业丰收奖“农技推广贡献奖”,1名农技员荣获“安徽省农民满意农技员”称号,1名农技员获评“宿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20名农技员入围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之星”等。

优服务强化后续“帮”。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结束后,该县还持续跟踪农民训后产业发展,开展政策宣讲、项目推介、技术指导等延伸服务。要求每名农技人员要联系10名左右新型职业农民,搞好后续帮扶,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跟踪服务时间不少于1年。(唐峰 王为联)

相关推荐
博物馆新地标:浓缩安徽灵璧的“文化DNA”

安徽灵璧县博物馆的玻璃展柜里,西周铜簋的饕餮纹饰在柔光下流转,静静诉说着3000年前淮河文明的回响。

安徽灵璧县税务局:全链条赋能 破解新办企业“成长烦恼”

今年以来,灵璧县税务局创新推出“四维联动、全链条赋能” 服务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其合规水平,推动营商环境便利化改革走深走实。

万宁尖岭村:高质量党建“引擎”驱动乡村蝶变

近年来,在万宁市委、市政府和省市相关乡村振兴派出单位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发力下,尖岭村的鹧鸪茶种植、桨板运动等产业发展初具雏形,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