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萧县:产销新模式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12-02 09:57:02

订单农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激发乡村新活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安徽省萧县鑫地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人正在大棚内移苗

在安徽省萧县杜楼镇鑫地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多亩土地完全按照订单作出规划种植。合作社与多个公司签订销售、采购协议,长期合作。这里的豌豆、毛豆、西蓝花、蒜苗、蒜薹等根据当年订单,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品质有保障,一直很畅销。产销两旺,合作社也带动了当地不少农民增收致富。

安徽省萧县鑫地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大棚毛豆

“因为质量好,符合绿色食品的标准,收购方非常满意,这里的毛豆已经成为免检产品。 ” 鑫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柳松介绍说,“由于种植规模大,产量高,我们的技术人员定期到合肥参加培训,掌握最先进、最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技术。前年,我们的毛豆和西蓝花都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

在安徽省萧县酒店乡丁庄村,往年这里以瓜果种植为主,一块地一年只能有一份收益。现在经过土地流转,村两委在村东头的24亩土地上建起了6个种植大棚,请懂技术、会管理、有销售渠道的种植能人曹树影来打理,“上季种果树,下季种蔬菜”,并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让果蔬丰产又能丰收。

西芹种植之初,曹树影就和收购商签下了订单,收购价是每斤2元。“元旦前后,这24亩西芹即可出售。按照每亩地1万斤—1万5千斤的产量来估算,销售额将达20多万元。”曹树影介绍说。

如今,西芹已有近一尺高。棚里安装了自动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锄草、施肥等农活全部雇佣本村村民来完成。

“西芹收割后,我们会栽上果树,果树行间里套种西瓜,”曹树影介绍说,“瓜果种植也采用订单农业的模式,实现瓜果稳产稳收,一块土地三份收入。”

萧县有“中国辣椒制种第一县”称号,当地辣椒种植面积已超过1万亩。萧县闫集镇皖椒种业采用订单农业的模式,与当地一些农民签下订单,带动他们通过种植实现收益。公司把大棚、种苗和技术提供给农户,成熟后,种子达标公司即按订单价回收,每亩地农户可实现收益1.5万元。

订单农业让合作社和农民有了农业生产的目标和方向,有助于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并随之带来新的生产业态,调动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李芳芳  王小伟   巩亚晴)

相关推荐
培育新动能 塑造新优势 安徽萧县发展改革工作“新”意盎然

2025年以来,萧县发改委一系列创新举措落地生花,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奋力打造创新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安徽萧县上半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出亮眼答卷

今年来,萧县持续深入实施“工业立县、产业强县、生态兴县”发展战略和“五提”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万宁尖岭村:高质量党建“引擎”驱动乡村蝶变

近年来,在万宁市委、市政府和省市相关乡村振兴派出单位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发力下,尖岭村的鹧鸪茶种植、桨板运动等产业发展初具雏形,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