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冬闲变冬忙——江西冬种观察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12-02 17:12:07

新华社南昌12月2日电(记者陈春园)江西冬季的田野里依然繁忙,一派生机。为稳步推进全省冬季农业生产,夯实粮油菜增产保供基础,一场冬种田间战役正在打响。

稳面积,保供应。11月30日,赣州市章贡区沙石镇火燃村内,“飞手”温兴旺正在操控农用无人机给油菜喷洒农药。眼下正值冬季田间管理关键时期,章贡区的农技人员和农民纷纷利用晴好天气防虫病、清沟渠,确保农作物种植面积不因虫害、灌溉等问题而减少。

南昌市东湖区扬子洲镇种植大户郭学文也在地里给刚长嫩叶的莴笋加盖薄膜。目前,作为东湖区“菜园子”的扬子洲冬种面积达8000亩,有花菜、黄芽白等10多个品种。针对田间缺水,扬子洲镇采取疏通农田沟渠、排查农业用电线路、维护抗旱机井设备运转等措施,确保播种下去的冬季蔬菜稳产增产。目前,南昌市冬种面积已达177万多亩,全省冬种面积也稳定在2100万亩以上。

为确保冬季作物顺利生长,南昌市强化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根据天气预测和生产实际,及时制定发布秋冬蔬菜生产技术意见,组织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重点产区,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记者发现,高标准农田在今年冬种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在浮梁县景瑶公路两旁,耕田机不停地穿梭整地,农民正在田间播撒油菜种子。2017年以来,浮梁县共建成7.9万亩高标准农田,还有3.3万亩正在加紧建设。当地农民告诉记者,以前农田水系不通,道路不便,收完秋粮后农田都闲着。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不仅粮食亩产量提高了10%以上,冬季还可以种油菜,提高了农田利用率,增加了收益。

在进贤县衙前乡梅岭村的油菜地里,农民正忙着清沟排水。通过2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衙前乡建成2.4万余亩高标准农田,其中1.3万亩由一家米业公司承包,去年开始“稻油轮作”,晚稻收割后种植油菜。该公司总经理邹赣南说:“在高标准农田里种油菜,产籽量和出油量都提高了。今年除了种植油菜,还种植了娃娃菜和萝卜菜。”

在广昌县驿前镇南坊村,一片绿油油的泽泻地生机勃勃,一家泽泻种植合作社社员赖勤生正忙着采收新鲜的泽泻花苔。今年他种植了12亩泽泻,每天光卖泽泻花苔收入就超过500元,这段时间已净赚5000多元。目前,合作社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销售泽泻花苔近20吨,预计平均亩产值能达5000元以上。

相关推荐
江西龙南:口岸数智双驱动 内陆小城闯新路

9月10日至12日,世贸组织投资便利化规则部级研讨班走进江西龙南,来自17个国家投资经贸部门的13位副部长级官员、驻世贸组织大使以及11位高级贸易官员实地考察,聚焦这座内陆小城以“口岸+数智”双轮驱动提升投资便利化的创新实践。

降低运输成本 江西吉安水运助力企业“出海”

据介绍,江西吉安将全力打通“公转水”“水转水”运输通道,打造赣江航运重要枢纽,为更多企业降物流成本、稳外贸渠道提供支撑。

从上合峰会看江西行动:江西晒出“一带一路”亮眼成绩单

江西省发展改革委积极发挥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努力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江西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