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政策扩大试点后首单落地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2-10 10:08:35

海口海关所属马村港海关关员对加工增值内销呼吸机进行查验。赵军  摄

海口海关9日对外介绍,当日由海南复星博毅雅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申报的加工增值内销呼吸机在海口海关所属马村港海关通关放行,该批货物享受4%关税税率减免。这标志着加工增值内销税收征管政策正式扩大至海口综合保税区,这也是洋浦保税港区先行先试的“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扩大试点后首个落地的政策。

海关总署月初发布消息,自12月1日起,海南自贸港洋浦保税港区先行先试的“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扩大到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试点。加工增值货物内销税收政策作为先行先试的先导政策,备受地方政府和广大企业关注。

为推动政策落地实施,海口海关加大与海南省商务厅、海口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及相关企业的联系沟通,做好加工增值鼓励类产业企业备案、业务储备等工作。目前,符合扩大试点政策、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备案的企业已达5家。同时,复制加工增值政策在洋浦实施的经验,实行“一企一户”管理、便捷高效的企业申报机制,企业自主核算、如实申报,对自主核报数据质量负责。

海关根据风险分析,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并进一步优化系统,便利企业申报、满足海关高效监管要求。此外,加强政策宣传解读,与海口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共同举办政策宣讲,解答企业关心关注的问题,为政策落地营造积极氛围,该关还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加工工序、加工增值情况,指导企业进行加工增值产品申报、区外企业进口报关等,全力保障政策顺利落地实施。

海关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关注加工增值扩大试点政策实施情况,推动政策释放红利,助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助力企业提升全球资金管理能力

近日,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平安银行合作,成功开展跨境人民币直贷置换外币融资并搭配货币互换(CCS)业务,外汇衍生品交易有效控制汇率波动风险,为公司节省融资成本100万元。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政策“活水”激荡产业新动能——海南自贸港的“洋浦实践”

作为海南自贸港发展的“先行者”和“试验田”,洋浦经济开发区保税港区自设立以来不断释放政策活力、集聚产业动能。近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儋州的洋浦保税港区,探寻区域经济持续向新、向上的“发展密码”。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 人员货物如何通关?

海口新海港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建设项目中最大的基础性工程。作为“二线口岸”,它是连接海南自贸港和内地的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