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商务部:今年中国吸收外资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2-10 12:07:19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吸收外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国实际使用外资从2001年的3880亿元人民币(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下同)增至2020年的9999.8亿元人民币,增长了157.7%。今年前10个月达到9431.5亿元人民币,预计全年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引资质量也不断提高。他称,中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从2001年的55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0年的2962.9亿元人民币,增长了4倍多;今年1-10月达到2973.8亿元人民币,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比重从2001年的14.3%提高至目前的31.5%。

在市场准入方面,他称,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基本全面取消了针对外资的限制,在种业等农业领域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同时不断扩大金融、电信、建筑、分销、旅游、交通等服务业领域开放,在世贸组织服务贸易分类的160个分部门中,中国已开放近120个。

同时,中国还积极推进制度型开放,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用负面清单的形式全面规范地列出了针对外资的准入限制。负面清单从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的190项压减至2020年全国的33项和自贸试验区的30项,海南自由贸易港清单仅有27项。

他还指出,2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2010年有关降税承诺履行完毕,所有商品的平均进口关税水平从2001年的15.3%降至2010年的9.8%。经过进一步自主降税,2021年中国进口关税总水平达到7.4%。

在贸易便利化方面,他表示,自2017年2月《贸易便利化协定》正式生效以来,中国积极实施协定所要求的各项贸易便利化措施。2020年1月,中方向世贸组织通报提前实施协定中“确定和公布平均放行时间”等措施,中国对《贸易便利化协定》规定的各类措施实施率已达到100%。

相关推荐
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获推广

商务部近日印发推广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供各地因地制宜学习借鉴。

外贸量质齐升显韧性 三大因素形成支撑

8月2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国际经贸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在这样复杂的大背景下,中国外贸保持稳中有进态势,累计进出口增速逐月回升,前7个月实现3.5%的增长,量质齐升,十分不易。

商务部:有信心、有底气继续推动外贸稳量提质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8月21日表示,尽管当前全球经贸发展仍面临很大不确定性,我们有信心、有底气,继续推动外贸稳量提质,并与更多贸易伙伴共同应对挑战,共享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