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共同富裕理念引发国际共鸣

来源: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 责任编辑:赵娜 2021-12-20 15:24:28

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12月16日发表题为《共同富裕遇到“一带一路”》的文章称,中国的共同富裕理念正在慢慢国际化。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共同富裕”将如何影响中国,但仍有可能作出一些初步的预测。

首先是定义。10月,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刊物《求是》刊登了文章,概述了共同富裕愿景。这篇文章的海外翻译者将共同富裕描述为一项总体计划,该计划旨在促进社会经济平等,同时加强党的合法性。

这项包罗万象的计划的一些关键内容包括:减少收入不均并促进家庭消费、改善人力资本、促进第三次分配,以及发展实体经济。

中国企业长期以来寻求将各种项目描述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同样,在海外经营的中国企业也可能寻求将“一带一路”相关项目与共同富裕目标融为一体,比如在减贫和人力资本发展方面。例如,11月29日在中非合作论坛上通过视频连线发表讲话时,中国国家领导人承诺中国将为非洲援助实施10个工业化和就业促进项目。

尽管“一带一路”倡议被批评为优先考虑使用中国劳动力,但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举例而言,在中亚地区,随着中国企业从投资开发基础设施和油气转向制造业,中国企业培训当地工人的情况明显增加。此外,天津等地方当局也正处于建设海外职业院校网络的初期阶段。

中国领导人对实体经济的强调可能还会引发“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类型的质变。实体经济更关注像消费者服务、绿色发展和高附加值制造业这样的领域,而不是技术平台以及主要由债务驱动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

中国已承诺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这可能是一个新兴趋势的迹象。能源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领域,中国可以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资金。

这些变化能否推动提高北京的软实力,将取决于它们得到落实的程度。来自泰国、越南、柬埔寨、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等国的很多政治家和外交官都很快赞美了共同富裕。不管这些官员的个人政治动机是什么,很容易看出,对海外听众来说,“共同富裕”是一个能引起共鸣的理念。

“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驱动力包括为中国国内过剩产能提供出路,为中国商品进入海外市场提供便利,以及获取无法在国内获得的能源、原材料和食品。共同富裕将与这些驱动力积极地相互作用。

事实上,由于房地产及相关产业在中国经济中所占比例非常高,在短期内,“一带一路”倡议也可能为该领域的严重产能过剩提供一个出口。

通过所谓的“第三次分配”,北京希望企业可以助力发展人力资本,并减少国内的不平等。目前主要采取的形式是大量捐赠——腾讯和阿里巴巴各捐了约150亿美元。

要实现其他实体经济目标,比如能源转型和北京雄心勃勃的先进制造业和创新目标,将需要大量资金。

从更长期来看,这些主要是渐进式的变化能否变得更加明显,将取决于中国在转变其工业基础和将财富向家庭转移方面有多成功。要真正实现这一愿景,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 

相关推荐
中外嘉宾热议中匈务实合作成果

中匈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主题年会上,中外嘉宾认为,近年来,在中匈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匈“向东开放”战略不断加强对接,高质量共建合作项目扎实有序推进,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中匈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主题年会达成多项成果

中匈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主题年会5月2日在匈首都布达佩斯举行。

新动能、新潜力、新机遇——中匈开启务实合作新篇章

中匈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主题年会5月2日在匈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与会嘉宾热议中匈共建“一带一路”丰硕成果,畅想中匈合作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