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弥补全球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专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12-20 14:33:13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王宾)“‘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提出,但合作成果惠及全世界。”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18日以视频方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合作理念与成功经验为推动全球发展合作提供有益启发,有助于弥补全球发展赤字和治理赤字。

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欠账凸显。林毅夫指出,“一带一路”合作考虑到共建国家的迫切发展需求,让发展中国家积极共享有益发展经验;合作项目的选择和执行注重与共建国家实际国情和发展水平相适应。

“改善基础设施是中国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这也成为中国同其他国家开展‘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抓手。”林毅夫说,从推进工业化和技术创新,到保障就业、改善民生,“一带一路”合作抓住了发展中国家破解可持续发展瓶颈的优先事项,符合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利益,为全世界人民带去实实在在的福祉,有力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45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够在国际上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充分说明其合作理念是人心所向。”林毅夫说。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共建“一带一路”不但没有按下“暂停键”,反而逆风前行,成为助力各方抗击疫情、稳定经济、保障民生的重要合作路径:中老铁路全线通车,匈塞铁路、雅万高铁建设顺利推进;今年前11个月,中欧班列共开行13817列,同比增长23%……

“‘一带一路’合作是基于相互尊重、平等互惠的原则,致力于推动各方形成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林毅夫说,这就是在疫情背景下,“一带一路”合作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旺盛活力的“密码”所在。

眼下,中国正致力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林毅夫认为,这将进一步激发中国市场潜力、推动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尤其是绿色丝路和数字丝路建设拓展更大空间,为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目标提供更优路径。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上不时出现一些抹黑“一带一路”合作的杂音。“这些说法没有事实依据。”林毅夫说,以在斯里兰卡和一些非洲国家开展的“一带一路”项目为例,大量研究数据表明中方在相关国家债务总额中所占份额较低。“这些合作项目不但没有制造所谓‘债务陷阱’,反而还帮助这些国家摆脱了发展迟滞落后的陷阱。”

“事实胜于雄辩,公道自在人心。”林毅夫表示,相信秉持开放包容精神的“一带一路”合作,将继续助力世界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关推荐
连云港: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

连云港: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双向互促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获悉,围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连云港市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在对外贸易、自贸片区、口岸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

新华丝路十周年:岁物丰成 再赴新程

当时间的指针划过第十个春秋,新华丝路——这个国家级“一带一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从破土而出的嫩苗成长为连接五洲四海的参天大树。回望十年前,新华丝路满怀共建“一带一路”的赤诚,开启了在广袤的亚欧非大陆乃至更远土地上编织信息纽带、点亮合作星火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