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021年前11个月贵州农产品外销上涨 茶叶、蔬菜出口大增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2-24 15:08:21

图为贵州茶园。 瞿宏伦 摄

记者23日从贵阳海关获悉,2021年1月至11月,贵州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69.6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20年同期增长18.5%。其中,贵州特色农产品外销上涨,茶叶和蔬菜出口大增。

前11个月,贵州与前六大贸易伙伴中国香港、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美国、泰国、日本均保持正增长,其中对美出口增速由负转正。贵州与RCEP成员国贸易值为161.4亿元,增长22.7%;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值为143.2亿元,增长18.9%。

图为老人在分拣食用菌。 周燕玲 摄

作为中国茶园种植面积最大的省,贵州茶园面积已达700万亩。1月至11月,贵州出口农产品42.9亿元、增长23%。其中,出口茶叶13.8亿元,增长112.9%。

“我们公司出口品种以颗粒红茶为主,车间每天干茶产量可达5000斤。”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一家茶叶出口企业负责人说,前10个月公司出口额达1500万美元,茶叶出口从香港、新加坡扩展到缅甸、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地。

贵州茶叶出口品类有名优茶、颗粒红茶、大宗红茶、大宗绿茶、乌龙茶等,实现了出口市场多元化、出口产品多样化。

近年来,贵州茶不仅只是“走出去”开拓市场,还吸引联合利华、太古等一批国际企业到贵州建立出口基地和茶叶加工中心,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发展。

2021年前11个月,贵州出口蔬菜(食用菌)1.5亿元,增长25倍。因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覆盖率超过60%,年平均相对湿度80%,使得贵州成为最适宜食用菌生长的地区之一,目前贵州已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夏菇生产基地、最大的优质竹荪生产基地。

此外,贵州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毕节作为中国首批设立的6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配送分中心之一,按照不同季节的消费时令,通过以销定产,为粤港澳带去不同的“山中美味”。其中,毕节威宁大白菜、白萝卜、莲花白等夏秋冷凉蔬菜,备受粤港澳大湾区青睐。

“旺季的时候,每天有六七百吨蔬菜被送往粤港澳大湾区。”贵州威宁江楠现代物流产业园总经理李效军介绍说,每天通过物流园送出去的蔬菜70%送到大湾区。

相关推荐
镜头微观察|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沿线特色农产品共享市场红利

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发力,重庆的柠檬和柑橘、广西的沃柑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跑进”国际市场;泰国的香水椰、榴莲,越南的火龙果、芒果等东南亚特色产品得以更快捷进入中国市场。

贵州首次开行至广西北部湾港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

4月15日,一列满载2688吨化肥的铁海联运班列,从贵州贵阳南站编组场内鸣笛启程,驶向广西北部湾港(防城港)。这是贵州地区首次按集装箱整列班列组织开行至广西北部湾港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

甘肃酒泉将戈壁果蔬端上“国际餐桌”

从新鲜蔬菜的“过冬难题”,到多种特色农产品实现“首次出口”,过去依靠“老三样”(土豆、白菜、白萝卜)过冬的甘肃酒泉人,近年将大批当地果蔬端上“国际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