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萧县:用好自然资源政策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12-27 15:01:38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充分发挥自然资源规划引领、资源保障、耕地红线约束等作用,精心组织,多措并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取得新成效。

立足规划引领。以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健全完善乡村发展规划为抓手,编制村庄规划,实现规划圈覆盖,优化乡村发展空间,全力保障基础设施、公益设施等乡村振兴用地,合理布局乡村发展用地,助力提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立足规划构建交通路网。推进城乡交通等基础设施补短板,助力乡村振兴。重点谋划实施圣泉大道、皇藏大道北延、萧徐快速通道等交通重点工程建设,规划徐州轨道交通线延伸至萧县;布局实施“4轴”联动,积极全面融入徐州,打造符离大道现代发展轴、皇藏大道主动承接产业轴、萧徐通道生态宜居轴、圣泉大道产城融合轴。促进规划理念互融、基础设施互联、产业形态互补、文化交流互通。

立足资源保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项目用地需求,将乡村振兴项目用地列入正在编制的乡镇规划和村庄规划,在生态优先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用地布局,统筹城市和乡村建设用地一体化,结合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强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减挂周转指标优先用于农民住房、农村基础设施、公益设施等建设,每年度预留不低于5%的挂钩周转指标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发展,优先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计划项目的用地需求。

立足耕地保护,严守耕地红线。筑牢乡村振兴发展根基。印发《萧县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将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及耕地保护制度建设等方面纳入到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建立党政同责、部门协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耕地保护机制。《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2020年底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有量为148.6170万亩,结合最新“三调”初步成果,目前实有耕地面积160.5952万亩,耕地保有量和耕地质量从2015年至2020年呈增长趋势。

立足自然资源执法监督职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健全完善了县、乡、村执法监管网络,对违法用地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严防出现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发生。(王敏)

相关推荐
万宁尖岭村:高质量党建“引擎”驱动乡村蝶变

近年来,在万宁市委、市政府和省市相关乡村振兴派出单位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发力下,尖岭村的鹧鸪茶种植、桨板运动等产业发展初具雏形,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

陕西靖边县:“三链”融合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靖边县龙洲镇组织电商培训,意在培养一批懂网络、会营销的“新农人”,助力更多农户和合作社“触网”转型,让电商成为农产品出村出山的“新引擎”和“快速路”。

安徽萧县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优发展环境

近年来,安徽宿州市萧县发展和改革委积极探索信用体系建设新路径,不断创新诚信文化宣传,营造了知信、守信、重信、用信的良好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