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亳州谯城区:农民喜领“年终奖”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1-04 16:16:39

2021年,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立德镇积极探索新型土地流转经营模式,以村集体创办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振兴公司为载体,搭建土地流转新平台,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在谯城区立德镇乔楼村,村民一大早就聚集在村委会院里,这里即将举行一场土地流转二次分红大会。大家带着股权证,准备排队领取土地分红金。

“下面我们来正式发放二次收益分红,请大家带着自己的股权证,按着名字顺序,排队领取。”上午十点多,立德镇党委副书记张倩宣布开始发放收益分红。第一个上台领取分红金的是村民葛兴书。葛兴书说,他家共有20多亩地,自己年龄大了,孩子出外打工,无法耕种,村里动员他们流转,不仅租金有保障,还第一次领到了土地分红金。

100多元、200多元、300多元,流转一亩地可以得到20元土地分红,每家根据流转土地不同,领到了不同金额的分红,村民们拿到了分红金后,都难掩心中喜悦。一上午的时间,总共发了136户,总共约3万块钱。“剩下的资金,我们将利用二三天时间全部发到村民手中。”乔楼村党委书记葛现贵说。

据介绍,2020年乔楼村结合乡村振兴,在全区率先试点新型土地流转模式。所谓新型土地流转模式,是村民不再把土地直接流转给种植大户,而是以每亩地700元租金先流转给村里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振兴公司,成为合作社股民;再由合作社把土地以每亩地750元的标准统一流转给大户。对于这种新型土地流转模式,村民葛长云第一个签订了流转协议。

乔楼村作为传统农业村,过去每家每户的土地比较分散,两户田地中间还留有分界线墒沟。虽然近几年也有村民把土地租了出去,但是常常因为耕种、用工、地租等引发矛盾。现在采取新型土地流转模式后,对于广大种植大户来说不用和村民直接打交道,省去了很多麻烦。

现在,立德镇的8个村全部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振兴公司,通过新型土地流转,多出的地租收益变成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200多万元。张倩介绍,这些集体经济收入最终又通过收益分红、福利项目等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例如为高龄群体代缴新农合;为在中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子、参军入伍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一次性奖补;对百岁老人在原有福利政策基础上每月增加200元奖补;对辖区内五保户、孤儿及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困难群体进行慰问等。

据介绍,目前谯城区22个乡镇开展土地流转服务工作,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既解决了土地季节性抛荒难题,又使承包经营权向经营大户、农业企业集聚,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基地。谯城区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共计7486个,会员53万人,连结带动农户30万户。

土地流转后,农民不仅从土地流转价格上升中得到实惠,还可以转化为产业工人,从基地农产品生产务工获取劳动工资收入,每个务工农民一年可增加收入近万元,使众多农民不出家门就找到了就业渠道。(李杨   汪蕾   王皖亳)

相关推荐
亳州谯城区:科技赋能 故都添新翼

近年来,亳州市谯城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奏响了一曲动人的新质生产力之歌。

亳州谯城区深入开展“民声呼应·暖心走访”行动

近年来,谯城区“民声呼应·暖心走访”构建起了一条直通基层、直达群众家门口征集意见、服务群众的快速通道。

亳州谯城区:九村联动探新路 菌菇产业促振兴‌‌

3月18日,安徽亳州市谯城区颜集镇李集村、观堂镇大裴村、五马镇八里村、城父镇蒋楼村、十河镇大周村、赵桥乡卢张庄村及大徐村、立德镇何大村、古井镇药王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一行20余人赴谯城区中科智慧农业示范产业园开展联合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