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开卷有益 安徽利辛县农家书屋助群众增收“智富”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1-20 09:47:18

“农家书屋提供了大量的粮食作物类、特色种植类的书籍,对我们种庄稼帮助挺大的,不相信科学是不行的。”近日,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城北镇陈营村村民刘如合趁着农闲期,来到农家书屋“充电”。

2015年,刘如合流转土地50多亩,成立刘如合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小麦。平时,他经常到农家书屋学习知识。通过学习,他掌握了更多的种植技术,经营意识不断增强,他流转的土地由原来的50亩扩展到现在的200亩,主要种植豌豆、南瓜、花生、高粱等作物。由于不断改良种植技术和品种,他流转土地的亩产量得到很大提高。如今,刘如合已成为陈营村种植能手和种植大户。

农家书屋不仅仅能够让农民们学习到种植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理念,达到让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更是通过“农家书屋+”搭建平台、延伸阅读、拓展服务内容等,向村民不断输送丰富的“营养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成为提升素质、丰富文化生活的有力阵地,更成为乡村振兴及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加油站”。

“我个人对历史类书籍比较感兴趣,村里跟我征求书单数目,我就建议多增加些历史方面的书籍,一有空我就会来农家书屋看看,阅读历史方面的书籍。自从村里有了农家书屋,到书屋‘充电’的人越来越多了,村里经常围麻将桌的人少了,来看书的人多了,大家伙儿的生活充实了起来。”利辛县胡集镇贾桥村的退休教师陈维财说道。

“胡集镇积极探索‘农家书屋+’模式,丰富书籍品类,变‘配菜’为‘点菜’,将选书主动权交到村民手中,不仅有蔬菜种植、栽培技术、乡村振兴等实用性书籍,还有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把农民真正想看、爱看的书籍摆上书架。同时鼓励农民群众走进书屋学习知识、掌握技术,激发致富内生动力,助推乡村振兴。”胡集镇相关负责人说道。

2021年以来,胡集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将农家书屋与党史学习教育、农民增收致富、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依托农家书屋资源优势,丰富了群众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渐改变了农民农闲时节进行诸如赌博等活动的不良习惯。

利辛县共有346个农家书屋,实现了所有行政村100%全覆盖,目前总藏书近3万余册 ,品种500余种。2021年利辛县农家书屋在原有藏书的基础上,平均每个农家书屋补充60余本书籍、2本杂志、一份报纸,每个农家书屋平均开展超过4次阅读活动,全县总计近1400场阅读活动。

“下一步,利辛县将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在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局面的当下,为村民提供数字阅读内容,如防疫读物、种养殖类、文学历史、报刊杂志、儿童读物等等,鼓励大家线上阅读,减少人员聚集,既能增加知识,又能助力疫情防控。通过拓展‘农家书屋+’模式,举办线上农民读书活动,打通农民群众阅读的‘最后一公里’,提高农民各种农业技术,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县文化中心主任张婷婷介绍道。

开卷有益,润物有声。农家书屋帮农民鼓起口袋富了脑袋,成为引领乡村振兴强有力的精神引擎。(汝雪枫)

相关推荐
清明:柳色青青寄远情

清明时节,在亳州的街头, 翠绿的柳条串着烧饼,麦面的纯香,芝麻的焦香, 在唇齿间唤醒童年记忆

安徽亳州药市迎春开市

亳州坚持以药立市、以药强市,中医药产业持续释放强劲动能。

立春:春回大地暖人心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古人重视立春,亦有迎春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