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欧盟将出台《芯片法案》以提升产能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2-01-21 16:55:59

新华社布鲁塞尔1月21日电(记者任珂)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0日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宣布,2月将出台欧盟《芯片法案》,旨在把欧盟芯片产能从目前占全球10%提升到2030年的20%。

冯德莱恩说,如今芯片不仅安装在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中,汽车、家庭供暖系统、医院和呼吸机中也都有芯片。没有芯片就没有数字时代。

她说,《芯片法案》将帮助欧盟提升芯片研发和创新能力,为公众支持欧盟首创的生产设施铺路,提升应对短缺和危机的能力,并支持小型创新型公司。

冯德莱恩说,欧盟的目标是到2030年生产全球20%的芯片。到那时全球对芯片的需求将会翻番,这意味着欧盟的芯片产能应在现有基础上翻两番。与此同时,冯德莱恩也呼吁全球芯片市场保持开放,促进合作伙伴之间多样化,建立更平衡的相互依赖关系,建立可以信任的供应链。

20世纪90年代,欧盟曾占据全球芯片市场40%以上的份额,但这一比例目前已经下降到10%左右。从去年开始的全球芯片短缺严重影响了欧盟各行业,汽车制造业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凸显欧盟对境外芯片供应商的过度依赖。

一些大企业也正加大在欧盟的芯片生产布局。2021年6月7日,德国博世集团投资10亿欧元在德累斯顿修建的晶圆工厂正式落成,将主要为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提供芯片。美国英特尔公司去年9月宣布,未来十年将在欧洲投资800亿欧元发展汽车芯片制造业务。

相关推荐
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后的前进方向

值此中欧建交50周年和《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之际,中国和欧盟领导人认为中欧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关乎双方人民福祉,对维护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国际观察|相向而行 继往开来——中欧人士解读中欧关系经验启示

中欧人士认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应相向而行、继往开来,总结中欧关系发展经验,增进理解互信,巩固伙伴定位,凝聚合作共识,妥处分歧差异,共同开辟中欧关系下一个更加坚韧自主、更加成熟稳定、更加目光远大的50年。

专访|中欧应相向而行、携手合作——访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蔡润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蔡润日前在布鲁塞尔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即将在中国举行,希望欧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此次会晤为契机,总结中欧关系过去50年有益经验和重要启示,规划中欧关系发展前景,携手开创中欧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