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河南努力为建设交通强省贡献公路水路新力量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1-24 16:32:12

河南省普通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8万公里,普通干线公路PQI达到95以上,建制村通路面宽4.5米以上公路;航道通航里程突破2000公里,码头泊位数突破310个,港口吞吐量突破7000万吨。1月24日,从河南省公路水路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十四五”时期河南省公路水路发展目标已确定,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将紧盯行业“十四五”规划目标,深入谋划、精准发力,努力为建设交通强省贡献公路水路新力量。

在扩大固定资产有效投资上持续发力。坚决抗稳“促投资、稳增长”政治责任,将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落实“六稳”“六保”要求的重要抓手,从讲政治的高度,克难攻坚、加压苦干,在确保完成既定目标基础上,千方百计谋求更大突破、作出更大贡献。

在优化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上持续发力。普通干线公路以“断头路”建设、瓶颈出口路改造、穿绕城通道迁建、路况提升等为重点,进一步提升路网畅通畅连和服务水平,提高省际高效衔接能力;农村公路在巩固好建制村、自然村通硬化路成果基础上,加快实施骨干路网升级改造,有序推进拟升级省道改造、窄路面加宽和通组入户道路建设;内河水运以淮河、沙颍河为重点,集中力量发展优势航道,进一步提升通江达海水平,发挥周口港、信阳港、漯河港集装箱运输优势,稳步推进扩容改造,奋力助推交通强省建设。

在带动区域协调发展上持续发力。结合实际完善郑州都市圈、革命老区等区域内的公路水路网络,服务支持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助推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和豫西、豫南、豫东、豫北“四区”及大别山、太行山等革命老区发展。加快健全区域间骨干通道架构,推动高品质基础设施不断向县域层面拓展延伸,切实促进省内资源要素自由高效“内循环”,助力构建主副引领、四区协同、多点支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在助力产业发展壮大上持续发力。紧紧围绕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部署要求,主动谋划、主动对接、主动作为,统筹当地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旅文创等产业布局和企业、园区、景点等集群分布,着力加大“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项目谋划实施力度,重点加快打通临港经济区和港口集疏运“最后一公里”,实现公路水路与各类产业多元融合发展,有效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能潜力,为打造枢纽经济优势增强后劲。

在坚持改革创新引领上持续发力。持续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县域放权赋能改革、交通运输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进一步理清权责边界、理顺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绩效管理、综合评价、“以奖代补”考核等机制体系,推动行业管理更加适应和满足事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加快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公路水路新基建体系,进一步提升资产数字化水平和基础设施运行感知、快速检测及大数据分析等能力,加快行业数字化改造步伐,不断增强“数治”效能。

预计到“十四五”末,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现代化的河南公路交通网络加快建成,“安全畅通、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初步形成,河南省公路水路安全防护、数字智能、绿色发展和行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温胜强说。(朱志强、刘荣军)

相关推荐
河南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打造“空中丝绸之路”重要节点

不沿边、不靠海,10多年间,郑州新郑机场这座内陆机场从货运量全国靠后跻身全国第六、全球前四十,成为“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通讯|中企巧施“心脏搭桥”打通巴格达“交通梗阻”

尼苏尔立体交通枢纽项目去年7月开工,预计2025年1月竣工。项目包括桥梁、地面公路(铁路)、隧道和下穿隧道4层结构,其中下穿隧道最大深度达24米。项目竣工后将有望大幅缓解巴格达核心区域交通堵塞和噪声污染。

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正在“起飞”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振翅欲飞”,已初步形成统一管理、差异化发展格局。随着区域交通设施的完善与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三地四场”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