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德媒文章中国毫无与世界“脱钩”痕迹

来源:德国“中国平台”网 责任编辑:陈聪 2022-01-30 14:47:04

德国“中国平台”网1月28日文章发表题为《当前贸易数据表明毫无脱钩痕迹》的文章称,中国日益渴望从西方获得更多经济独立,这不只是北京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打交道以来的情况。特朗普已经明确向北京展示了西方和中国之间的权力斗争会是什么样子,老牌世界强国正试图遏制正在崛起的世界强国。

特朗普加强了北京更加独立自主的倾向,这并不令人惊讶。特朗普的短视政策对美国不利,而不是使美国再次“伟大”,这方面最有力的证据之一来自最新的贸易数据。北京从西方购买的东西与前几十年相比相对减少,它转而将目光投向亚洲。

2021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产品比从美国进口的产品多数千亿美元。在欧盟方面,这种动向也十分明显。中国卖给欧洲的产品比它从欧洲购买的产品多57%。

从中国在西方的购买量来看当然可以说是一种退却,但中国在世界上一个地区的退却运动与在其他地区的开放运动相对应。简而言之,中国并没有减少购买,而是现在在其他地方购买。而且,它正在从政治上更感激中国、可能也更可靠的供应商那里购买。

东盟现在是排在欧盟之前的中国最大贸易伙伴,2021年中国从东盟国家的进口增加了22%以上。即使对于与中国有激烈政治争端的澳大利亚来说,中国从它那里的进口也增加了近20%。来自“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的进口也在增加。中国同印度的贸易也在增加——尽管两国存在严重的政治紧张关系,且印度既没有参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没有参与“一带一路”倡议。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同比增长超过45%,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因此,中国对外贸易所发生的事情并不是与西方“脱钩”,相反,它是一种面向亚洲和非洲的多样化。在这种多样化的过程中,该国与世界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2021年,中国外贸额已经跨越了6万亿美元大关。出口和进口都增长了约30%。

所有这些都有悖于逐步脱钩的论点。如果没有半导体短缺、停电和因新冠疫情而关闭港口,这些数据可能会更高。

然而,最重要的趋势是北京对亚洲的开放。如果考虑到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罗马尼亚的水平,那么这种开放将会继续加强。自2022年1月1日起,涵盖世界上最大自由贸易区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已经开始生效。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几乎整个亚洲都参与其中。只有印度还在犹豫不决,但也没有关上大门。

相关推荐
第138届广交会“万花筒”:一镜万象 贸通全球

第138届广交会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本届广交会展览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7.46万个,参展企业超3.2万家,均创历史新高,约3600家企业首次亮相。

南非-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大会在约翰内斯堡举行

南非-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大会暨第九届中国-南非贸易博览会开幕式9月23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驻南非大使馆与南非贸易、工业和竞争部联合主办,吸引500余家中南企业参会交流。

中国同东盟累计双向投资超4500亿美元

今年1至7月,中国同东盟贸易规模达5970亿美元,同比增长8.2%,占同期中国外贸总额的16.7%。截至2025年7月,中国同东盟累计双向投资超4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东盟累计完成工程承包额48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