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浙江出台20条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去年外企同比增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2-08 10:20:43

浙江民众在市场监管部门服务窗口办理事务。 杨青 摄

7日,浙江印发《关于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策举措二十条的通知》,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重点,着力优准入、促创新、增动能、拓渠道、减负担、护秩序,为市场主体发展送上“及时雨”“定心丸”“新动能”。

截至2021年12月底,浙江共有各类市场主体868.47万户,同比增长8.12%。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全部市场主体近96%,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基本盘。浙江在册个体工商户户均吸纳就业3.17人,从业人员1200万左右,吸纳就业预期稳定。

聚焦浙江外资企业,2021年总量出现小幅增长,基本回到疫情前水平。截至2021年12月底,浙江在册外资企业4.53万户,同比增长3.9%。该省全年外资企业新设4653户,同比增长40.19%。

随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传导到微观层面,市场主体发展面临成本压力加大、发展动力不足等多重困难。

为此,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实际困难和发展诉求为重点,编制出台优化市场主体全周期管理服务、深化质量技术全要素精准赋能、促进知识产权全方位创新创造、强化市场秩序全过程公正监管四大方面20条政策举措。

据悉,在优化市场主体全周期管理服务方面,浙江将极简审批许可、便利开办登记、畅通出清渠道、创新融资供给、减轻经营负担、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等。

例如,该省将实施准入准营“一件事”改革,分批推动27个企业办事高频行业证照集成办理,实现更多市场主体“准入即准营”;实施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推进“自主申报+信用承诺+智能确认”登记模式,实现企业注册登记“零干预”;打造小微主体信用融资服务平台,探索无感授信、信用秒贷等模式,推动更多资金以更低门槛、更快速度、更低成本的方式注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在深化质量技术全要素精准赋能方面,浙江将发力提升产业质量水平、强化质量基础支撑、优化专家入企帮扶、提升市场循环质量。

如该省将探索推行“质量管家”“质量特派员”制度,开设线上线下“质量门诊”,并推进“百名博士进厂入企”常态化帮扶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市场准入、新产品研发测试、标准创新等技术难题。

此外,浙江将通过培育知识产权强企、提升产业专利密度、探索知识产权集中采购制度、完善数据知识产权制度等举措促进知识产权全方位创新创造,并通过推进竞争政策先行先试、深化平台经济监管创新、完善新型信用监管机制等举措强化市场秩序全过程公正监管。

相关推荐
浙江开通首条直达中亚货运航线

7月2日凌晨,随着航班号C6622的波音767全货机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起飞,杭州—塔什干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这是浙江省首条直达中亚地区的货运航线,也是杭州空港口岸今年新开通的第二条全货机航线。

首日3200余家企业报名抢驻 全球数贸中心抢出“义乌信心”

“六区市场就是未来,之前我已经买了这里的写字楼,今天要给儿子‘抢’一个全球数贸中心的大商铺。”6月29日上午,义乌力天玩具创始人陈美君早早守候在全球数贸中心招商咨询处,打算入手玩具商铺,“以后儿子就在这里做年轻人追捧的潮玩和二次元生意,把力天玩具的传统优势进行升级,在新时代延续下去”。她的规划,映射出义乌商户代际传承与创新转型的清晰路径。

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成立

6月28日,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在舟山市正式揭牌,标志着原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完成了省内大宗商品现货交易资源整合,实现从单一油气品种向更多品类的大宗商品跨越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