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财经分析:多重原因导致美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2-10 15:11:29

新华丝路华盛顿2月10日电(记者许缘)美国商务部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两年美国贸易逆差连续扩大至创纪录水平。分析人士认为,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短期来看是受到疫情扰乱经济影响,长期而言是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必然结果。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额连续第二年增加,从2020年的6767亿美元增至8591亿美元,涨幅达27%。其中,出口额较2020年上涨18.5%至2.53万亿美元,进口额也较前年增长了20.5%至3.39万亿美元。按出口目的地来看,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继续增加,从2020年的3103亿美元增至3553亿美元。

美国贸易逆差之所以扩大,短期且直接原因是联邦政府大规模财政支出政策以及美联储超宽松货币政策双重刺激下,美国经济从疫情低迷期复苏、消费者需求激增以及企业大举补充库存,导致进口大幅增加,反映出美国经济基本面相对强劲。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仍饱受疫情困扰而复苏乏力,导致美国出口增长不明显,难以抵消进口额的激增,也一定程度造成贸易逆差上涨。

美国贸易逆差之所以扩大,长期且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表现在贸易结构失衡、美元币值长期被高估和美国家庭高消费、低储蓄的消费习惯。

首先,美国制造业长期衰落,导致大到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钢铁、小至服装鞋帽等日常消费品都需大量进口,推高进口额。特别是拜登政府为刺激经济并拉动就业而推出的大规模基建计划已获国会通过,必然造成钢铁和化工产品需求扩大。而疫情下美国消费需求旺盛,供给侧复苏滞后更加剧了消费品进口需求。

出口方面,联邦政府对本国高科技企业及其产品实施出口限制性政策,导致高科技产品长期出口乏力。以中美贸易为例。自美国单方面挑起中美经贸摩擦以来,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进行全方面打压,将华为、中兴等中资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但美方此举削弱本国科技企业出口能力,导致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其次,美元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其币值被长期高估。而相对强势美元必然导致进口成本增加,形成巨额贸易逆差。尽管大规模财政支出政策和超宽松货币政策造成美元一定程度贬值,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当前美元价值仍被高估。加之美联储鲍威尔已表示或考虑最早于3月加息,美元走强几乎已是必然事件,也将继续推高贸易逆差。

最后,美国家庭重消费、轻储蓄甚至超前消费的习惯助长贸易逆差上升。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经济体系解散、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美国长期推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和高度金融自由化政策导致房地产和股市泡沫,催生大量财富,同时培养了民间超前消费和过度借贷的习惯,导致贸易逆差不断攀升。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指出,美国贸易逆差扩大主因是国内不断下跌的储蓄率。即便没有中国,美国也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贸易逆差。

相关推荐
中国同东盟累计双向投资超4500亿美元

今年1至7月,中国同东盟贸易规模达5970亿美元,同比增长8.2%,占同期中国外贸总额的16.7%。截至2025年7月,中国同东盟累计双向投资超4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东盟累计完成工程承包额4800亿美元。

中蒙俄经贸合作提质升级 经济走廊建设迈出新步伐

中蒙俄经济走廊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之一,是三国共谋发展、共促繁荣的和平友谊之路。

前7个月我国对阿盟贸易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海关总署8月26日发布数据:今年前7个月,我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贸易额达1.72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3.2%。7月单月,我国对阿盟进出口2453.1亿元,增长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