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四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百强、营商环境样本百强县第82位、县域品牌传播影响力第31位、安徽县域产业竞争力十强第5位……相继斩获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等众多令人瞩目的“国字号”荣誉,民营经济发展和重点项目推进获省级表彰,宿州市萧县的首位度不断提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月10日,在全县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暨“双招双引”和工业经济发展大会上,县委副书记、县长朱新华盘点出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成绩。
会议表彰了2021年全县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经济发展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朱新华指出,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为企服务没有终点。抓营商就是抓发展,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是改进工作作风的体现和要求。朱新华要求:
实施务实高效精准举措
深化“要素跟着项目走”,用好“星期六”土地要素会商机制,确保用最快的速度让最好的项目获得最优的资源要素。推行项目质效评价机制,对未达到预期的项目,要及时提醒、约谈、整改。建立营商环境通报制。对于纪律不遵守、服务不到位、政策不落实、企业不满意的负面典型案例,及时在全县通报,力求达到“通报一起震慑一片”的效果。
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如既往地尊重、服务企业家,为企业搭高台,让企业家坐前排,让尊重企业家成为一种风尚。要把民营企业家当成“自己人”,把企业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真正重视企业、尊重企业、支持企业,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聚焦“保主体、增主体、活主体、强主体”,全力缓解市场主体现实困难压力,全面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全力支持各类企业做大做强。
增强要素保障能力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加快皇藏大道、欧盘路、闸河路北延等提升改造和道路建设,推进标准化厂房、孤山湖水库、姬村安置小区、光大热电联产项目早日竣工,推动工业集群化、集群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城镇化发展。提升园区支撑能力,充分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牵引作用。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特别要发挥工业互联网在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生态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皖企登云”提质扩面。深化园区体制改革,用好用活省里出台的促进开发区创新发展“21条”,全面推进“管委会+公司”改革,提升专业化运营和管理水平。
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进一步强化用电用气服务保障、提供融资支持、稳岗扩岗等措施,减税降费,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降压减负。聚焦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涉企服务重点环节,落实“十做到”正面清单和“十严禁”负面清单,坚持把关注企业生存之难、发展之困、预期之稳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2版)》179条举措的贯彻落实,推深做实“讲说送”活动,有效发挥“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作用,扎实办好企业家沙龙下午茶活动,认真落实“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行动,以“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倾情倾力做好服务保障,全力破除企业办事痛点堵点难点,做到“好时不扰、难时援手”,做到“雪中送炭、雨中打伞”,聚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服务型、效率型“三化三型”政务服务环境。
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依法合规推进法治萧县建设。各级党员干部要强化依法行政理念,恪守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原则,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要全面加强政务公开,增强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要坚持办好“局长讲堂”,持续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自觉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切实为萧县“进十争百”营造最优的法治环境、社会环境、营商环境。(李兰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