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200亿元 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2-24 17:23:45

新华丝路合肥2月24日电(郑慧)“2021年,安徽省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200亿元,增长45.3%。”2月24日上午,在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张箭详细介绍了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新成果、新进展。

张箭说,去年12月22日召开的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为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明确了目标、厘清了思路,近期,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和各成员单位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安徽自贸试验区新一批建设成果取得新突破,实现“开门红”。

一批总部类、研发类项目加速落户。去年12月以来,航天宏图卫星全球运营中心、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实验室、高山精密进口机床保税展示项目等落户合肥片区;天马微电子车载研发中心等落户芜湖片区。

“无感通关”“外发加工”“集团保税”等创新举措率先实施。推动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功能叠加,助推合肥经开综保区2021年进出口额达到102.8亿美元,成为安徽省首个突破百亿美元的综保区。

跨境电商领域多项试点落地见效。合肥片区通过实施全链条服务体系及“跨境电商+中欧班列、跨境电商+货运包机、跨境电商+海运直航”等试点,带动跨境电商月清关量增长50多倍,月交易额增长70多倍。2021年,安徽省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200亿元,增长45.3%。

长江中下游首座岸基式 LNG(液化天然气)加注站完成首船加注。去年12月,芜湖片区的长江 LNG 船舶加注站完成动力船加注作业,标志着长江中下游首座岸基式 LNG加注站建成并投入试运营。

量子产业开放领域多项举措创新推出。合肥片区推出国家首个量子计算领域的企业标准(本源量子的阻抗匹配量子参数放大器即IMPA产品企业标准);国内首个量子安全智慧社区系统投入使用,科技成果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首个量子计算面向全球开发者的平台正式上线。

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获批建设。今年2月,蚌埠片区成立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是“十四五”首批、安徽首个、行业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世界500强美国康宁公司实现量产,玻璃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

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等5项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推进实施。截至目前,共提供资本项目收付便利5.43亿美元,跨境贸易自由度便利度进一步提高。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法治服务保障若干措施》出台。提出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建立实施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制度、加大对自贸试验区民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的司法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等9个方面支持事项,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改革创新活力。

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组织签约服务安徽自贸试验区。今年2月,安徽省商务厅、贸促会及国家贸促会(法律部)与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秘书处)签约,以“科创+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为重点,提供跨境贸易投资法律综合服务。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联动创新区建设全面启动。经安徽省委、省政府同意,在亳州、阜阳、滁州、马鞍山、宣城、安庆等6市设立第一批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日前,联动创新区实施方案已批复实施,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据介绍,安徽自贸区还将建立评估推广机制,开展首批44项省级改革试点经验的复制推广工作,遴选上报了一批国家级的改革试点经验;建立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编制面向市场主体的50个政策案例,围绕集成电路、量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等10个重点产业,梳理160余条产业链开放创新的政策诉求,逐条将其转化为开放举措,以精准的制度供给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相关推荐
内蒙古:培育外贸新动能 跨境电商“加速跑”

今年前8个月,内蒙古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192%。

共青城:全国数字化首单9810出口“离境即退税”业务落地

近日,共青城市云上跨境生态园内的共青城弦界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模式,完成全国数字化首单9810(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出口“离境即退税”业务。

乘风破浪出海去——沧州跨境电商产业闯出一片“新蓝海”

近年来,跨境电商在国际贸易舞台上异军突起,成为外贸增长的新亮点、新引擎。受地域和产业分布等情况影响,北方地区跨境电商普遍面临物流不畅、人才短缺、生态薄弱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沧州跨境电商产业何以让“产业+电商+外贸”的模式落地见效,形成“群帆竞逐”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