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企业找人”变“人找企业” 人才引进加速兰州新区产城融合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2-25 15:20:19

新华社兰州2月25日电(记者任卫东、梁军)春季是企业用工旺季。记者近期在兰州新区采访了解到,随着各类现代产业不断集群延链,这座荒原上拔地而起的产城融合新城人气渐旺,过去“企业找人”,现在“人找企业”。

41岁的詹磊长期在南方工作,当选过第二届广西“杰出工程师”,是南宁市第八批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正逢干事创业的黄金年龄,詹磊毅然选择西北飞,把创业的根扎在了甘肃省。

“四年前我们来选址时,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还是一片荒芜。”詹磊说,好在原料供应方便、区位交通便捷、生产成本较低,他愿意到兰州新区创业。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门揽才纳贤的政策,让自己感受到温暖。

听闻詹磊的创业意愿,兰州新区及时聘请专业顾问,主动上门对接。他本人住进了兰州新区提供的人才公寓,企业也享受到税收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

兰州新区是全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2012年获批建设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十年来,兰州新区立足于产城融合发展和人口人才集聚,从安居保障、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吸引企业和项目落地,已逐步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大数据、现代农业、新能源等产业集群,一批大型企业落户投产,人口加速聚集。

“为吸引各类人才投资兴业,我们的优惠政策覆盖技能人才和高端人才等不同群体,覆盖新区现有的各类产业。”兰州新区组织部人才工作科科长牟相妍说。

兰州新区破除唯学历、唯资历论,以“技”定才。“按照政策,能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或处于专业、行业领先地位,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或取得重要成就的人才,都属于高层次人才范畴。”牟相妍说。

“以前是企业找人,现在是人找企业。”兰州瑞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窦伟感慨道,因为有了充裕的用工需求,前来求职的人越来越多。该企业2019年招聘时一工难求,而在刚结束的春季线下招聘会上,企业短短半天就收到80多份简历。

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办公室主任张亚飞说,兰州市各院校化工类专业虽多,但由于过去缺少精细化工产业,许多化工人才流失到东南沿海地区。如今,随着家门口的化工产业渐成气候,越来越多离开家乡的人开始返乡就业创业。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牟相妍说,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进和产业发展正在进入良性循环。记者从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获悉,这座产业新城人口已经超过50万人。在本年度首场春季人才招聘会上,有5.5万人现场求职。

据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介绍,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五年领跑国家级新区。人才引进的“蝴蝶效应”正在加速形成。

相关推荐
兰州新区:构筑向西开放新高地

近年来,甘肃省兰州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发挥“座中六联”的区位优势,加速建设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多式联运中心和物流集散枢纽,构建以“综合保税区、国际空港、铁路口岸、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为骨架的立体化开放平台体系。

乘风而起 展翅腾飞——兰州新区构筑向西开放新高地

造型形似中国传统饰物“如意”的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成为兰州新区陆、空、海三条“丝绸之路”大通道同向发力的重要见证。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兰州新区正以开放之姿拥抱发展机遇,以腾飞之势书写向西开放新篇章。

甘肃兰州新区进出口贸易额突破450亿元

近年来,兰州新区持续深化“区港联动”发展,培育形成了机电装备、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及综保区内电子产品、粮油、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多元外贸业态,探索“平台+通道+产业”发展模式,进出口贸易额突破4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