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广西防城港打造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加工区域中心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3-21 16:27:40

广西防城港市农业农村局18日介绍,防城港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近日获批成为中国首批15个创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项目之一,未来将建成西南地区最大水产品冷链加工基地,并打造成为中国—东盟国际性水产品贸易加工区域中心。

据介绍,防城港市渔港经济区包括企沙中心渔港、双墩一级渔港、东兴天鹅湾一级渔港,规划优先发展产业基础设施、水产品交易、冷链物流、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等5个产业,推动形成集渔业生产、水产品交易、冷链物流、加工贸易等为特色的渔港经济区。按照“一核两港、一轴两带”的空间规划布局,将重点发展企沙中心渔港、双墩一级渔港和天鹅湾一级渔港。

其中“一核”指企沙中心渔港,规划用地面积约4.5万亩,主要发展远洋捕捞、渔货上岸、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水产品交易、文化旅游等业态,吸引东盟国家渔获物上岸及落地加工,建成中国西南地区最大水产品冷链加工基地,打造中国—东盟海洋渔业经济合作区。

防城港渔港经济区一期(2021年至2023年)建设7个子项目,拟投入资金14.71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大龙二级渔港工程、德城渔业码头改造工程、东部万吨级远洋渔业码头、渔港配套进港航道、渔港锚泊区疏浚工程等五个项目于2020年全面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8.8亿元。

近年来,防城港大力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不断提升渔港综合服务能力。2021年,防城港市渔业产值超过81亿元,水产品总产量55万余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78亿元。其中,防城港市渔港经济区产值170亿元。

防城港市官方表示,当地将立足沿边沿海区位优势,加强与东盟国家渔业合作,大力发展水产品落地加工,打好渔业合作发展“东盟牌”,打造集渔船避风补给、渔货交易、冷链物流、海洋药物、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现代渔港经济区,实现“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相关推荐
镜头微观察|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沿线特色农产品共享市场红利

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发力,重庆的柠檬和柑橘、广西的沃柑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跑进”国际市场;泰国的香水椰、榴莲,越南的火龙果、芒果等东南亚特色产品得以更快捷进入中国市场。

打造区域经贸合作典范 共建中国—东盟超大市场应对全球贸易变局

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与新华社研究院近日联合发布《中国—东盟超大市场互联互通展望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与东盟推进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的实践探索,探讨了双方扩大务实经贸合作的路径和方向,为携手共建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对全球贸易变局提供了有益借鉴。

今年一季度,甘肃对东盟国家出口值6.8亿元

记者4月22日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甘肃对东盟出口值6.8亿元,同比增长1.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