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广西防城港打造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加工区域中心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3-21 16:27:40

广西防城港市农业农村局18日介绍,防城港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近日获批成为中国首批15个创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项目之一,未来将建成西南地区最大水产品冷链加工基地,并打造成为中国—东盟国际性水产品贸易加工区域中心。

据介绍,防城港市渔港经济区包括企沙中心渔港、双墩一级渔港、东兴天鹅湾一级渔港,规划优先发展产业基础设施、水产品交易、冷链物流、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等5个产业,推动形成集渔业生产、水产品交易、冷链物流、加工贸易等为特色的渔港经济区。按照“一核两港、一轴两带”的空间规划布局,将重点发展企沙中心渔港、双墩一级渔港和天鹅湾一级渔港。

其中“一核”指企沙中心渔港,规划用地面积约4.5万亩,主要发展远洋捕捞、渔货上岸、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水产品交易、文化旅游等业态,吸引东盟国家渔获物上岸及落地加工,建成中国西南地区最大水产品冷链加工基地,打造中国—东盟海洋渔业经济合作区。

防城港渔港经济区一期(2021年至2023年)建设7个子项目,拟投入资金14.71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大龙二级渔港工程、德城渔业码头改造工程、东部万吨级远洋渔业码头、渔港配套进港航道、渔港锚泊区疏浚工程等五个项目于2020年全面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8.8亿元。

近年来,防城港大力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不断提升渔港综合服务能力。2021年,防城港市渔业产值超过81亿元,水产品总产量55万余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78亿元。其中,防城港市渔港经济区产值170亿元。

防城港市官方表示,当地将立足沿边沿海区位优势,加强与东盟国家渔业合作,大力发展水产品落地加工,打好渔业合作发展“东盟牌”,打造集渔船避风补给、渔货交易、冷链物流、海洋药物、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现代渔港经济区,实现“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相关推荐
中国—东盟行政院校和智库研讨会聚焦国家、地区和全球治理

11月3日,以“国家治理与亚洲文明”为主题的中国—东盟行政院校和智库研讨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开幕。

国际观察|从互降关税到共建规则——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升级为区域经济注入动能和信心

当地时间10月28日,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水平再次升级。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之际,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是中国与东盟共同推动高质量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展现了区域国家携手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决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信心。

外交部:将同地区国家一道,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22日说,中方将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地区国家一道,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