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庐江:写好高质量发展“水文章” 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3-29 09:57:52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勠力同心,全力写好“水文章” ,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灌区用水节水跻身全国样板

大中型灌区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农业节水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庐江县把“节水优先”贯穿淠史杭灌区庐江县片(舒庐干渠庐江灌区)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探索出新时代农业节水新路径。

春风时节,沿桂七支渠堤坝而行,灰白的水泥渠道中碧水流淌,如一条长龙直抵下游七桥水库。

“桂七支渠是舒庐干渠庐南分干渠所属的六条支渠之一,此前由于建设标准不高,加上渠道是土质,易崩塌、滑坡,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发挥其全部灌溉效益,末端几乎没有通过水。”舒庐干渠管理所副所长李洪洲说,2019年该县对11.95km的桂七支渠渠道、边坡进行了综合整治,实现全渠段通水,保证了3.6万亩农田的灌溉水源和近5万人的饮用水安全。

谈及整治,陡岗社区党委书记王波感叹,“以前每逢干旱,农田缺水灌溉,导致水稻等农作物减产。2021年工程结束后,农田灌溉用水有了保障。现在都是水泥渠道,有效解决了跑冒滴漏问题!”

舒庐干渠管理所所长吴文兵介绍,淠史杭灌区庐江县片从舒城县龙河口水库引水36公里进入庐江县境内,灌区设计灌溉面积61.7万亩,多年平均从龙河口水库年引水近1亿立方米,是庐江县农业灌溉的大动脉。

“灌区内干渠总长45.68公里,20条支渠总长238公里,分支渠及斗农渠总长1412公里。”吴文兵说,近年来,该县持续对主干、分干渠等县管渠道涵闸建筑物工程进行了配套完善和节水改造;对渠道工程弯道及顶流迎冲段进行了砼预制块护砌;对渠道渗漏段基本进行了多头小直径防渗墙或现浇砼护砌防渗。目前,灌区渠道安全(良性)运行率100%,建筑物完好率98%。

严格实行“计划用水、严格管水、计量放水、灌区统水”。

近年来,庐江县通过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配备用水计量设施等,实现精细化计量用水、全灌区统一调度用水、全灌区统一价格用水,不断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目前,该灌区实现了县管渠道直灌引水口直接计量到组(户),镇村管理末级渠系计量到村(组);主要分水点、重要控制性建筑物基本实现计量自动化、信息化。

“各地还积极推广采用‘薄浅湿晒’‘深耕深翻’等节水措施,节水灌溉面积覆盖率73.7%。”李洪洲说,多年来该罐区水的利用效率、亩均用水量等主要节水指标,在整个淠史杭及周边灌区一直处于领先水平。

充分利用雨水和区间来水,提高灌区排水再利用效益。

舒庐干渠庐江灌区渠系在兴建之初,采用了“坡渠相依,长藤结瓜”的方式布置。“干、支、斗、农、毛各级渠系,全是绕山坡布置。在非灌溉季节,绕山渠道拦截地面径流。雨水入渠,渠水入塘。农田需水时,随时输水灌溉。与此同时,我们通过泵站建设,常年向灌区内塘坝蓄水,不让水源白白流走浪费。”吴文兵说。

2019年,该县新建了果园山水库补水泵站,在枯水期将上游的雨水资源通过舒庐干渠的拦蓄,引、提入果园山水库,从而减少从龙河口水库的引调水量,节约引调水成本。自2021年5月份建成试运行以来,该站累计开机2252台时,提水972.8万m3,扣除电费等直接费用,减少从龙河口水库引调水费用近210万元。

去年年底,水利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公布全国第二批灌区水效领跑者遴选结果,淠史杭灌区庐江县片成为安徽省第一个灌区水效领跑者,成为全国灌区用水效率先进、管理规范的样板和标杆。

多元化管护小水库水清岸绿

阳春三月,漫步庐江金汤湖畔,只见波光粼粼,青山绿水,相映成画。

“在金汤水库的管理上,我们推行‘以大带小’ 管护模式,通过舒庐干渠管理所的专业力量进行管护,主要包括设备维修、养护,保持坝容坝貌整洁,保证工程安全运行,管理费用每年通过考核拨付。”庐江县水务局防汛抗旱技术保障中心副主任薛尧勇说。

鱼米之乡庐江,小型水库星罗棋布。据统计,该县在册小型水库共有110座,实际灌溉面积17.71万亩,年供水总量达1642.5万m³。

如何提升水库防洪保安系数和水资源利用率?近年来,庐江县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明晰工程产权,落实水库管护主体责任,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探索出了一条小型水库管理新路子。

“之前一些水库管理不规范,甚至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我们开展了产权界定,明确责任主体。针对小型水库数量多、管护难度大的问题,我们探索出多种工程管理模式,提升全县小型水库整体管理水平。”薛尧勇介绍,在确保工程安全、公益属性和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该县积极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竞争参与小型水库工程的管护。“目前,采取社会化购买服务管护模式的有57座,采取农业水利专业合作社管护模式的有49座。”

与此同时,该县建立考核验收和奖惩约束激励机制,明确各类水利工程管护和验收考核标准。考核结果运用于第三方管护主体管护资金差异化补助中,以调动各管护责任主体的积极性。健全完善水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水库巡查检查、工程安全监测、维修养护等日常运行管理制度,切实提升运行管理水平。

“我们每年分三次对管护工作实行绩效考核,对未落实管护资金、管护主体和管护标准不到位的,实行‘一票否决’,当年的补助资金不予兑现。”庐江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逐年加大对小型水库管护资金投入。

此外,该县通过安全鉴定、除险加固,小型水库水、雨、工情观测纳入信息化管理确保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县财政还安排专项资金开展小型水库‘三个责任人’,即防汛行政责任人、防汛技术责任人、防汛巡查责任人进行培训,增强各级水利部门、水管单位的工作责任感,提高水库巡查管护负责人业务知识,为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提供有力保证。”庐江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该县小型水库呈现出“库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局面。2021年,该县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

织就城乡供水一体化安全网

饮水安全,实乃民生大事。

近年来,庐江县委、县政府把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作为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民生工程来抓,大力推进农村与城市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建设,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以前农村自来水都是来自小水厂,以私人建设为主,其制水工艺简陋、水质合格达标率和供水保障率较低,用水户意见较大。”庐江县水务局防汛抗旱技术保障中心副主任薛尧勇介绍,2017年,庐江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庐江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实施方案》,并于2018年5月启动全县农村小水厂整合,彻底解决小水厂工程标准低、规模小、老化失修以及水污染、水源变化等原因导致的农村饮水安全不达标、易反复等问题。

至2021年底,该县整合收购50座,投入收购资金2.14亿元。

“水厂收购后,我们打破行政区域供水格局,根据全县水资源条件,在全县重新规划建设6大水厂,向各地供水。”薛尧勇说。

具体来说,新建(含改扩建)包括县新水厂、缺口水厂、张院水厂、虎洞水厂、鸡鸣水厂和榆墩水厂等6座规模水厂及配套管网延伸工程等,工程总估算投资约27亿元(含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11.6亿元),规划远期供水规模32万吨/日,近期按22万吨/日建设,解决全县120万人供水安全。

目前,县新水厂、虎洞水厂、张院水厂、榆墩水厂均已投产,已完成投资10.14亿元(含管网改造),覆盖全县80%的人口。

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过程中,该县制定了《庐江县农村水厂整合过渡期管理办法》,对已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的区域,由县水务集团进行运营和维修管护;暂末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的区域,由各镇做好镇域收购水厂运营管理和维护,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供水管网建设方面,我们按照‘一次性规划,逐步实施;先主管网,后分支管网;先实施无水区域管网,后对水压、水量有问题区域的管网进行改造升级;建成一片通水一片,县水务集团接收一片’的步骤推进。”庐江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县将全面完成下剩的鸡鸣水厂和缺口水厂两座的工程建设,并计划于6月底前投产运行。“今年底,我们将基本建立县域水厂范围内城乡一体化供水运营管理体制,确保全县人民同饮‘放心水’。”(张晶晶  蔡政)

相关推荐
安徽庐江万山镇团委联合夏湾村民宿集开展“迎五四”青年创业交流活动

4月29日下午,安徽合肥庐江县万山镇团委联合夏湾村民宿集(青年之家)在夏湾民宿举办“迎五四”青年创业交流活动。

安徽庐江龙桥镇:按下交付“加速键” 筑就百姓“安居梦”

庐江县龙桥镇人民政府锚定“保交付、惠民生”目标,自2月13日龙桥镇一期安置房复工复产以来,200名建设者奋战一线,全力托起群众“安居梦”。

安徽庐江县数据资源局发展改革委窗口:“三点”发力 跑出行政审批“加速度”

今年以来,安徽省庐江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发改委窗口聚集企业需求,多措并举助推政务服务提档、行政审批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