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湖北: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4-01 15:36:22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武一力 摄

近年来,湖北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湖北省政府新闻办31日举办新闻发布会,全省6家国家级开发区介绍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

武汉经开区是中西部首批设立的国家级经开区,东风本田、吉利集团等多个项目在此落户。依托汽车产业集聚的优势,该开发区设立了全国首家“产业经济巡回法庭”,2021年受理汽车金融案件5271件,平均审理时间同比减少30天;涉案款项发还周期由过去的30天缩短到7天内。

2021年,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市东西湖区)市场主体增量3.19万户,居武汉市第一。据介绍,除了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外,该开发区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武汉五环体育中心、金银湖市民文体活动中心、东西湖文化中心等健身娱乐空间相继开放,并基本完成金银湖水系连通、东北部湖泊整治,打造绿色生态的城市新景象。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立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累计审理知识产权案件3万余件,小米、三星等企业先后向审判庭提起跨国诉讼。此外,开展知识产权海外护航,协助中石化江钻、长芯盛等胜诉美国337调查案,东湖开发区成为国际知识产权争端解决“优选地”。

成立于1990年的鄂州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湖北省设立的第一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区向拿地难、评估繁、审批慢等顽疾重症开刀,率先启动全域节能编制工作,切实压缩时间、简化流程。

十堰经开区聚焦“市场准入”,开展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建立企业住所“可信”和“标准”两大地址库,企业开办住所实现智能校验,营业执照实现智慧审批。

咸宁高新区则在人才引进方面下功夫,3年内引进博士100名、硕士1000名,扶持创业项目100个。通过与高校合作,推动“政产学用”深度融合。目前,咸宁高新区成功引进各类高端紧缺人才220多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关推荐
兰州新区政务大厅10月12日全新亮相 办事更便捷

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企业和群众营造更加便捷、舒适、高效的办事环境,兰州新区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局近日发布公告,将于10月12日(星期日)对政务大厅进行一轮全面的功能布局优化调整。

我国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加快连接全球

作为我国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花湖机场自2022年7月投运以来,货运航线不断织密。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