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固镇县:“土专家、田秀才” 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4-02 09:24:45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技术是关键。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刘集镇结合地域条件,在发展农村优势产业,推进“一村一品”过程中,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基层农技人才、致富能手的引领带富作用,让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施展拳脚,赋能乡村振兴。

“老李,你家这养殖棚至少一星期要打扫一次,保证干燥通风。另外,我新配比了饲料,里面我加了些药物成分,能预防牛羊患病,也能增加它们食欲,再有问题及时跟我说。”在刘集镇邵桥村,畜牧师蔡之献给养羊户李河南耐心的交代着养殖注意事项和防治措施。

今年已经57岁的蔡之献在基层畜牧一线已经工作了30多年,做为群众眼里的“土专家”,入春以来,只要养殖户有求助,不论是白天黑夜,还是节假日,他都会及时赶到,帮助村民解决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耐心给村民讲解养殖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跟60后的“土专家”蔡之献相比,在田圩村,80后的村民陈栋是新一代的“田秀才”。2021年,从山东学习瓜果种植技术归来的陈栋,在田圩村承包了30亩种植大棚,成立陈栋家庭农场,迅速成为当地的致富能手。

“我现在这30多亩羊角蜜,用的是吊蔓方式种植,节约土地,一亩能有2200株苗,亩产在10000斤上下,而且我这现在施肥基本不使用农药,用的都是农家土杂肥和生物发酵肥,农药少了,果型也更加饱满,果子口感也上去了,产量提升在10%左右,每亩现在净收益在8000-10000元之间。看着长势喜人的羊角蜜,陈栋介绍道。

自己的收入提高了,周边的几十家农户也跟着沾了光,陈栋说,现在在他农场里帮忙的农户,有20人左右,每人的年收入都在1.6万元以上。

蔡之献和陈栋都是刘集镇今年拟定的科技特派员,即将成为一名基层科技特派员,在陈栋的心里已经有了更长久的发展计划,“我现在不光是一名普通种植户,还是田圩村拟定的科技特派员,我手里有技术、有经验,我觉得我也有能力带动我们村里的人增收致富”。陈栋说,接下来,他打算与村民一起成立种植合作联社,将种植规模扩大到200亩,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土人才来源于乡村,成长于乡土,是群众身边的“能人”。今年以来,刘集镇在科技特派员选聘中,把一批更容易被群众接受,更具示范带动效应的“土专家、田秀才”纳入科技特派员序列,全镇24个行政村共选派了24名基层农技人才、致富能手作为村(居)科技特派员,涵盖了农技、农机、水利、林业等各个领域,实现辖区“一村一人”全覆盖。有了人才和技术支撑,目前刘集镇董庙粉丝、夹河羊肚菌种植、王李西瓜、田圩羊角蜜等“一村一品”产业已步入健康良性发展道路。

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赚……如今,由“土专家、田秀才”参与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已成为刘集镇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刘集镇党委书记陈雷说:“土专家、田秀才扎根在农村,是在生产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本土人才,刘集镇将继续发掘培养蕴藏在乡村中的种养殖能手、返乡创业者、致富带头人和能工巧匠,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当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服务员’,激励他们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建功立业。(凌义乐   殷浩楠)

相关推荐
锚定浩瀚星空 蚌埠腾空而起

从大洪山麓的火箭发动机轰鸣,到产业园内热火朝天的大干之景,在安徽省蚌埠市,一幅壮丽的商业航天产业画卷正徐徐展开。

安徽蚌埠蚌山区:部门联动聚合力 筑牢养老安全线

4月11日,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应急局等部门携手银河社区工作人员,对银河社区辖区养老机构开展全面安全检查。

安徽蚌埠:“非遗夜校”点亮文化星空

3月26日晚,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文化馆灯火通明,一场魅力四溢的卫调花鼓戏正在精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