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萧县:乡村振兴“小”工厂 推动村级经济“大”发展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4-02 10:42:16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近日,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王寨镇齐庄村的宿州市美邦笼具设备有限公司的乡村镇村小工厂里,30多名工人正在生产流水线上忙碌。

近年来,王寨镇切实发挥党委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探索形成“工厂+”模式,让众多受各种因素制约不便外出务工或就业技能不高的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初步探索出一条“工厂进村、居家就业、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新路子。截至2022年3月,王寨镇建成乡村振兴工厂11个,直接带动就业群众达300多人,其中带动就业脱困户和边缘户180人,实现人均年收益2万元以上,增加村集体收入约50万元。

宿州市美邦笼具设备有限公司位于宿州市萧县王寨镇齐庄社区张绪庄村村委对面100米,公司主要经营金属丝绳及其制品制造;宠物笼、宠物用品、养殖笼、养殖设备、捕捉笼及设备、金属钢丝制品制造与销售。公司目前有工人33名,其中脱贫户和监测户17人,另外带动脱贫户30人发展。公司年营业额400万元,仅劳务工资每月就发放近10万元。

王寨镇党委于2021年在宿州市美邦笼具设备有限公司成立非公企业党支部,目前该支部有党员4名,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振兴,采取有力措施,抓好乡村振兴工厂生产、安全、推广等工作。镇党建办、经济办、安监办、人社所、乡村振兴工作站每月到工厂巡回办公,指导工厂开展工作,掌握就业情况,检查基础台账,开展安全检查和防疫宣传,不断提升工厂规范化建设水平。

为方便当地群众就业,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形成了“工厂式”“居家式”二种模式。一是“工厂式”。村民(脱困户)到工厂固定上班,工资按件计算,工人的月平均工资2400元;二是“居家式”。不便外出的村民从工厂领取手工半成品回家,在家利用空闲时间进行生产加工,完成后再交回工厂。工资按件计算、多劳多得,每月收入从几百元到000多元不等。当地群众说,“乡村振兴工厂建到家,既留得住妈又拴得住娃,顾家赚钱两不误。”实现了企业群众双盈利。

王寨镇通过推进“乡村振兴工厂+”,初步探索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一是打造了“造血型”长期稳定增收项目。为村民(贫困人口)创造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引导他们靠勤劳双手实现脱贫致富,激发了村民脱贫增收的内生动力,使他们有了稳定收入来源,做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二是推动了乡村产业兴旺。工厂将民营企业的帮扶带动力量有效引入农村,将产业链条延伸到乡村,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有效推动乡村振兴。三是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通过建立工厂,村委会每年可获得租金收入3-5万元。四是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工厂带动了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促进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杜跃)

相关推荐
安徽萧县: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今年以来,萧县生态环境保护、公安、交通等单位协同联动,扎实有序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

安徽萧县:提升县域科创综合实力 打造创新型县城模式

近年来,萧县加速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既在科技创新上赢得了先机,又提升了县域创新综合实力。

安徽萧县丁里镇:千年萧艾成为乡村振兴“致富草”

萧艾作为传统中药材,其药用价值高。如今,在安徽宿州萧县丁里镇河头村,千年萧艾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