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走进安徽省利辛县胡集镇陈塘村育苗大户姜克锋的蔬菜育苗基地,掀开大棚门帘,只见大棚里满目滴翠。
当前正是辣椒、西葫芦等蔬菜育苗的好时节,只见小菜苗破土吐绿,有近6厘米高。菜农抢抓农时进行育苗管护,为春耕生产做足准备,确保2022年蔬菜“春提早”。
近年来,胡集镇陈塘村推广良种良法,实施集约化育苗,年育辣椒、西葫芦、西瓜等菜苗30多万株,通过“订单式”销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姜克锋是胡集镇数一数二的育苗大户,承担着陈塘村及周边村庄的蔬菜育苗任务,每年的这个季节,都是他一年之中最繁忙的时候。
手拿一株已经育好的西葫芦苗,他非常自豪:“我培育了7.2万多株南瓜苗、6.5万多株辣椒和西瓜苗,还有黄瓜、茄子等5个大类10多个品种。现在是周边种植大户给基地下单的高峰期,根本不用担心苗卖不出去。”
育苗基地通过温室大棚培育本土蔬菜苗,采用水肥一体化浇灌技术,出苗率高达到95%以上,有效提高了蔬菜产量和质量。
“蔬菜幼苗的成长管护期是两到三个月,用工量较大,每个棚需要3人在棚内务工。”姜克锋介绍道。据了解,育苗大棚一共15个,用工高峰期时能带动周边近50余人就近就业。小小的幼苗不仅满足了村民务工的需求,也带动了村民种植蔬菜的激情与信心。在棚内务工的张艳就是其中之一,2021年,她家仅种植了一亩辣椒,就收入5000元,尝到甜头的她准备大干一番,将地匀出几亩用来种植辣椒。
近年来,胡集镇按照“基地+农户+订单”的生产模式,积极引导农户发展订单农业,不断推动大棚蔬菜产业向规模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目前,胡集镇设施农业育苗生产正有序开展,10多个温室大棚培育西葫芦、辣椒、茄子、黄瓜、西瓜等共计15万多株,幼苗正从各个育苗大棚内运往板集社区、杨湾村等蔬菜大棚种植基地移栽,已移栽40多个蔬菜大棚,带动当地农民“种”出美好愿景,鼓起农民的“钱袋子”。(王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