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普达措国家公园里守护青山绿水的藏族村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9-01 08:11:01

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普达措国家公园里,茸比一大早就出门了,他和同村的几个村民开始了第一轮的垃圾清理工作。  

今年52岁的茸比是当地洛茸村土生土长的藏族。  

茸比上过小学、在外打过工,现在成了普达措国家公园里的一名环卫工。提起这份工作,茸比十分高兴。  

能成为环卫工,得益于普达措国家公园的建设,也得益于当地藏族与生俱来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  

茸比告诉记者:“我们对这些大山都是十分敬畏的,从我记事开始,我们村的人都从不轻易砍树,如果必须用木材,那也是砍了一棵树,就会在旁边种上一些树苗,如果见到有放着经幡的山,我们就不会去砍树”。  

2007年,普达措国家公园正式揭牌。这对位于国家公园内的洛茸村来说,生态保护的要求就更高了,现在洛茸村基本没人会去上山打猎或者砍树。与茸比同村的阿茸七林告诉记者,“我们这儿不能更多畜牧,因为对草场破坏会很严重,看着其他藏族村靠着养牦牛、藏香猪致富了,多少是有点羡慕的”。  

为了让生态保护与洛茸村藏民致富齐步走,当地政府与普达措国家公园协商,开始聘用村民到景区打工,成立环卫队。洛茸村共有33户人家,每年选一次,选到的家庭出一个年满18周岁且未满55周岁的人参加环卫队,并按每月2000元人民币的标准发放工资。  

之外,洛茸村小组还参股在村里建的一个藏式庄园。每户人家每年能分红2万元人民币。  

没有参加环卫队的村民,农闲时也会到附近打临工,这样也能增加一定的收入。  村小组还自发组织护林员,由每个家庭派出代表抽签,选出7名义务的护林员。48岁的护林员伍斤巡山结束返回休息点,他告诉记者,“一天都不敢马虎,如果因为我的责任出现事故,会觉得对不起全村”。  

阿茸七林因为家里要改造房子,就安排大学放假回来的女儿去环卫队顶班。他告诉记者,“我们家现在已经盖好房了,材料用的是砖瓦,厨房用气罐、客厅有电炉”。  

阿茸七林说,“如果祖辈没给我们留下这样的青山绿水,我们就没有现在的生活,所以我们必须守住这些青山绿水,才会有子孙后代的金山银山”。  

阿茸七林用质朴的语言道出了洛茸村的生态观。  

其实,洛茸村的生态观只是现在云南藏区的一个缩影。随着云南藏区交通不断改善,旅游业快速发展,有效带动当地民众脱贫增收,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生活水平,这对于像茸比、阿茸七林、伍斤这样的当地民众来说,就是幸福的生活。

相关推荐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航运启航

10月1日,西双版纳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航运正式启航。首艘船舶从国家级水运口岸——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景洪港出发,抵达关累口岸办理出境手续后将沿澜沧江-湄公河顺流而下,最终抵达泰国清盛港。这标志着这条连接六国的黄金水道在文旅融合领域实现新突破。

中越中秋文艺晚会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对话

由中国驻越南大使馆、越南文化体育旅游部、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天涯共此时——彩云追月·睦邻情深”2025年中越中秋文艺晚会25日晚在越南国家歌舞剧院举行,中越艺术家和表演团体同台献艺,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对话。

“钻石合作”破局 共绘繁荣图景——第二届“钻石六边”暨滇柬智库论坛侧记

9月18日,第二届“钻石六边”暨滇柬智库论坛在昆明拉开帷幕。在全球变局与区域发展需求交织的当下,中柬铁杆友谊正以务实合作书写新篇,以“钻石六边”合作架构为锚,把安全、发展、民心拧成一股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