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普达措国家公园里守护青山绿水的藏族村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9-01 08:11:01

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普达措国家公园里,茸比一大早就出门了,他和同村的几个村民开始了第一轮的垃圾清理工作。  

今年52岁的茸比是当地洛茸村土生土长的藏族。  

茸比上过小学、在外打过工,现在成了普达措国家公园里的一名环卫工。提起这份工作,茸比十分高兴。  

能成为环卫工,得益于普达措国家公园的建设,也得益于当地藏族与生俱来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  

茸比告诉记者:“我们对这些大山都是十分敬畏的,从我记事开始,我们村的人都从不轻易砍树,如果必须用木材,那也是砍了一棵树,就会在旁边种上一些树苗,如果见到有放着经幡的山,我们就不会去砍树”。  

2007年,普达措国家公园正式揭牌。这对位于国家公园内的洛茸村来说,生态保护的要求就更高了,现在洛茸村基本没人会去上山打猎或者砍树。与茸比同村的阿茸七林告诉记者,“我们这儿不能更多畜牧,因为对草场破坏会很严重,看着其他藏族村靠着养牦牛、藏香猪致富了,多少是有点羡慕的”。  

为了让生态保护与洛茸村藏民致富齐步走,当地政府与普达措国家公园协商,开始聘用村民到景区打工,成立环卫队。洛茸村共有33户人家,每年选一次,选到的家庭出一个年满18周岁且未满55周岁的人参加环卫队,并按每月2000元人民币的标准发放工资。  

之外,洛茸村小组还参股在村里建的一个藏式庄园。每户人家每年能分红2万元人民币。  

没有参加环卫队的村民,农闲时也会到附近打临工,这样也能增加一定的收入。  村小组还自发组织护林员,由每个家庭派出代表抽签,选出7名义务的护林员。48岁的护林员伍斤巡山结束返回休息点,他告诉记者,“一天都不敢马虎,如果因为我的责任出现事故,会觉得对不起全村”。  

阿茸七林因为家里要改造房子,就安排大学放假回来的女儿去环卫队顶班。他告诉记者,“我们家现在已经盖好房了,材料用的是砖瓦,厨房用气罐、客厅有电炉”。  

阿茸七林说,“如果祖辈没给我们留下这样的青山绿水,我们就没有现在的生活,所以我们必须守住这些青山绿水,才会有子孙后代的金山银山”。  

阿茸七林用质朴的语言道出了洛茸村的生态观。  

其实,洛茸村的生态观只是现在云南藏区的一个缩影。随着云南藏区交通不断改善,旅游业快速发展,有效带动当地民众脱贫增收,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生活水平,这对于像茸比、阿茸七林、伍斤这样的当地民众来说,就是幸福的生活。

相关推荐
沿着胡伯伯的足迹 中越青年越走越亲

夏日雨后的建水朱家花园里,几拨越南游客在此偶遇,听见熟悉的乡音,来自不同旅行团的游客们彼此亲切地打招呼。

云南天保口岸首个公用型保税仓库通过验收

近日,云南天保国际物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公用型保税仓库通过海关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该公用型保税仓库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天保口岸国际货场,总仓储面积4079.29平方米,可为企业提供保税仓储服务。

中老铁路实现南向常态化进口水产品

记者从日前在昆明举行的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上了解到,云南省商务厅、昆明海关和泰王国驻昆明总领事馆等单位已联合启动中老铁路南向常态化进口水产品项目。今后,来自南亚东南亚国家以及环印度洋地区的水产品,可通过公铁联运方式直接运达昆明,再分散到中国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