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全球连线 | 把中国的故事讲给巴西孩子们听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2-04-19 18:26:43



新华社圣保罗4月18日电(记者陈昊佺 王朝)从现代小女孩与中国古代奇女子花木兰的梦幻交织,到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成长历程的励志奋斗,再到民俗打灯笼中蕴含的离别乡愁……巴西恺恺出版社将一本本中国儿童绘本翻译引进巴西市场,向热带国度的孩子讲述着来自中国的故事。

恺恺出版社主编泰莎·布拉尼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引入中国童书的想法始于2019年的一次中国之行,她当时作为出版商参加了上海国际童书展,展会上别出心裁、精美有趣的中国童书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

布拉尼长期在童书出版领域工作,参加过世界各地举办的童书展,但上海国际童书展上琳琅满目的中国童书却让她啧啧称奇。那一刻,她便下定决心要将它们引进巴西市场。

“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角度上看,中国现在都是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国童书是巨大的文化财富,它们将帮助巴西儿童了解中国。”她说。

XxjinmC007018_20220418_CBMFN0A002.png

视频截图

除了中国童书,恺恺出版社也在尝试向巴西市场引入拉美原创的儿童读物。在布拉尼看来,巴西乃至拉美的儿童读物市场长期被欧美作品垄断,当地儿童很难接触到来自其他地区的文化作品,她希望能通过引入来自中国和拉美地区的童书,为巴西儿童打开认识世界多元文化的大门。

“我们出版来自中国和拉美的童书,是为了让巴西儿童看到我们(拉美人和中国人)远比想象中亲近,我们跟中国的共同点远比我们跟欧美的多,所以我们应该多听听来自其他地方的故事,像是来自巴西和中国的故事,来自拉美和亚洲的故事,我们之间的共同点远比想象的多。”布拉尼说。

自2021年5月起,巴西儿童绘本译者茹晨曦通过恺恺出版社陆续出版了《神奇的小草》《谁吃了我的毛栗子》《借尾巴》《我是花木兰》《打灯笼》等一系列中国童书的葡文译本,向巴西儿童介绍中国文化。

“我希望这些读物能激发巴西儿童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让他们学着欣赏精彩纷呈的多元文化。”茹晨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除了孩子,这些书籍也能帮助其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巴西人了解中国文化,比如孩子的父母、汉语学生等。”她说,引入中国文学就像是为巴西民众打开一扇中国文化的窗。

茹晨曦1985年出生于巴西圣保罗市,原名韦蕾娜·帕帕西德罗。在中国留学时,老师为她取了“茹晨曦”这个中文名字。她从2005年开始学习汉语,毕业后进入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

茹晨曦告诉记者,随着近年来中巴两国文化交流持续深入,中国流行文化也在逐渐走入巴西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我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巴西年轻人在接触来自中国的影视文化,这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现状,理解中国文化,促进我们之间的相互理解。”

相关推荐
巴西帕拉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新春汇文化工坊活动

为迎接春节,巴西帕拉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本月6日至17日举办了为期两周的新春汇文化工坊活动,吸引了227名学员注册参与。

“中国日”活动引发巴西学生“中国热”

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联邦大学孔子学院近日分别在米纳斯吉拉斯州联邦技术教育中心和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基础与职业教育学院教学中心举办“中国日”活动,吸引众多巴西大中小学生参与,激发了巴西学子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浙江省丽水市城市建设和经贸代表团与巴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交流

当地时间21日,浙江省丽水市城市建设和经贸合作代表团到访里约,与巴西和平统一促进会举行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