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全球连线|中国与中东文化桥梁的“建造师”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4-25 16:43:55

近年来,“人文中国书系”“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等200余种阿拉伯语图书在阿拉伯地区出版,内容涵盖政治、社会、文化、文学、少儿等诸多领域。数字阅读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中阿青年一代的文化交流。

UID20220422193759008384.jpg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王有勇,将《菜根谭》《围炉夜话》等中华典籍译成阿拉伯语,将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宴介绍给阿拉伯世界。

UID20220422193836814827.jpg

2020年,面对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王有勇应邀无偿翻译电子童书《新型冠状病毒走啦!》,向阿拉伯儿童普及防疫知识。

UID20220422193946510949.jpg

埃及作家赛义德·诺亚通过阿拉伯文译著,读了不少中国作家和哲学家的经典著作。

UID20220422194140454337.jpg

UID20220422194140541449.jpg

以色列出版家皮埃尔·赫泽尔·拉维获得了“第十四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他将11本中国图书编译为希伯来语出版发行,包括《中国之路》等介绍中国发展理念的,也涉及短篇小说集和学术类教材。

UID20220422194301639979.jpg

近年来,“当代中国”“中国文化”系列等20余种波斯文图书被摆上伊朗书店的书架,中国作家麦家的《解密》《暗算》《风声》、徐则臣的《跑步穿过中关村》等多部现当代文学作品在伊朗出版。

此外,“中国文化系列”等十余种土耳其语图书登上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的“中国书架”。

记者:余福卿 杨依然 李芮、夏晨、王守宝、王卓伦、姚兵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相关推荐
登场 传承澜湄艺脉

水,是澜湄流域最灵动的语言。澜沧江—湄公河蜿蜒流淌,滋养着两岸的土地与文化。国庆期间,3位“西双版纳文化文艺国际传播官”正用她们各自的方式,讲述着关于文化传承与融合的故事——她们从本民族的文化中生长起来,正把枝叶伸向更广阔的天空。

记者手记丨书香跨山海——中国图书在印尼国际书展受热捧

9月的雅加达,文化热潮涌动,雅加达会展中心内书香正浓。为期5天的第45届印尼国际书展24日开幕,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120家展商齐聚一堂,携数万种图书共同呈现一场文化盛宴。其中,中国出版展台格外引人注目,吸引众多读者和出版界人士在此驻足交流。

“文化走亲东盟行”活动走进越南

为深化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促进中越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中国南宁市2025年“文化走亲东盟行”走进越南活动6月29日在越南顺化市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