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制造业占比回升势头能否保持?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4-26 11:15:59

一季度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16年以来最高值。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下,中国正多措并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制造业占比稳定。

在2021年前,中国制造业占比经历多年下降,2011年,中国制造业比重为32.06%,而到了2020年,已降至26.18%。到2021年,制造业占比重回正增长,达到27.4%,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国官方此前已多次强调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并首次强调“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

众诚智库高级副总裁柳絮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全球各国经济发展情况的历史实践证明,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抢占国际竞争战略制高点的关键,是保持国内经济稳定、创造就业、拉动增长等方面的重要领域。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制造业比重下降,包括从业人员的比重降低,是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相比制造业发达国家,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曾表示,中国制造业比重下降存在过早、过快的问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制造业重要性再次凸显,欧美发达国家加快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中国提出“制造强国”战略,新兴经济体加速打造新“世界工厂”。

在此背景下,今年一季度,中国制造业占比保持提升。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韩建飞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动态清零”疫情防控政策和经济稳增长政策为制造业持续向好发展奠定了基础,投资、出口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另一方面是制造业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较服务业更小。

柳絮认为,近几年来中国采取的关键技术突破、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等科技创新政策的成效逐渐显现,尤其在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领域,产业竞争力与市场空间逐渐提升。另外,旅游等服务业受疫情影响较大,比重下降。

然而,国内外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3月份受疫情多点散发、地缘政治冲突等不利因素影响,工业经济一些指标明显放缓,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例如,到3月21日,中国3月整车货运流量指数日均值同比增长2.6%,较前2月6.2%的增速大幅回落。中国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上周末一个会议上表示,长三角地区汽车装备、电子等产业,其中一家企业停产,可能导致产业链供应链上一大批企业受到影响。

面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卡点,中国多部门采取措施保障货运物流通常,工信部等部门发布4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总量为2000多家;对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官方严打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此外官方出台系列措施为中小企业纾困。

从更长时间周期看,韩建飞认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都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应稳住传统产业这一“基本盘”;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重点领域消费,提高内需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

柳絮表示,应促进区域协同、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产业链高效协同衔接,加速构建国内大循环,降低制造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扩大国外市场,发挥外需在制造业中的支撑作用。

相关推荐
从积淀中走来:中国装备在全球产业链中展现硬实力

近日,2025年德国慕尼黑宝马展(bauma)举办,全球3500余家工程机械企业齐聚,共探行业未来趋势。本届展会聚焦气候中和、替代驱动、网络化施工、可持续建筑和采矿业挑战五大热点议题,展示出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五部门发文加强制造业招聘用工保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12月11日对外公布,提出加强制造业招聘用工保障。

“德国造”“重庆造”携手向未来

11月11日,以“中德合作·渝见未来”为主题的“德国先进制造企业重庆行”正式启动。为期两天的活动,德国驻华使馆、德国官方经济机构及各联邦州经济代表处和德国企业代表共201名德方嘉宾,与工信部、重庆市政府、重庆市经济信息委、重庆多个区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中信集团及渝企代表等中方嘉宾展开全方位交流合作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