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淄博发力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4-29 16:31:47

近段时间以来,山东淄博市聚焦预制菜产业频频发力。作为齐鲁预制菜科创产业园的起步区,淄博内陆港保税冷链基地先期落户的4家肉类预制食品加工企业,其切割、速冻调理及酱卤熟食等加工业务将迅速展开。后续,这里与百余家预制菜企业的合作意向也将逐步落地。面对万亿级市场新蓝海,淄博具备何种“出圈”优势?未来如何布局?

抢先布局 “百花齐放”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到3500亿元,预测5年内有望实现万亿以上规模。

所谓预制菜,通俗来讲就是半成品菜肴,通过加热等简单处理方式就能上桌。其最大优势在于为消费者省去了买菜、洗菜、切菜的步骤,仅需简单烹饪就可享受“大厨级”味道。随着“单身经济”“懒人经济”的崛起,加之突如其来的疫情因素,共同促成了预制菜需求市场的大爆发。

图片2.png

瞄准这一市场,4月27日上午,淄博高新区与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舌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新协航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纽澜地何牛食品有限公司发起策划,联合国内预制菜头部企业合力打造的齐鲁预制菜科创产业园,举行高规格推介会,近200家相关企业通过线下线上方式参与其中。

活动现场,激发产业“资源+平台+渠道”乘数效应,以特色场景推动新餐饮模式的运营理念,吸引了不少企业关注。高新区计划依托预制菜产业园加速集聚关联企业,将预制菜与研发、餐厨、配送、消费体验等环节相结合,设计“中央厨房”“冷链食材配送”“无人智能化宅配”“一酱成菜”等新模式,打造新餐饮模式样板区,探索建立预制菜展示体验交易中心,开发一批预制菜应用场景,催化预制菜行业加速出圈。

就在一个月前,淄博经开区也举行了全市预制菜产业发展暨经开区健康食品产业园推介会,会上,邀请省、市行业部门,食品健康产业、预制菜行业专家、企业家共商共谋如何打造北方预制菜加工基地,抢占以预制菜为主体的健康食品产业风口。

3月初,淄博市博山区召开博山菜专班工作会议,提出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博山菜走出博山、走向全国。预制菜产业作为新生活、新生代、新业态的具体体现,被认为是推动博山菜实现走出去目标的重要载体。

一项项行动密集而有力,淄博市各区县发力预制菜产业可谓“百花齐放”。

用好优势 淄博全力“出圈”

是时候改变将“预制菜”简单等同于“速冻加工品”的固有印象了。业内人士分析,随着食品工业和餐饮供应链的发展,通过科学包装、极速冷冻技术与冷链物流等,完全可以实现食品的保鲜。无疑,正以令人瞩目之速发展的预制菜行业,不仅打造了简单、快捷的生活方式,又能符合人们从吃饱到吃好、吃健康、吃营养的现实需求。

根据多方研究机构估算,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目前,国内食品加工、连锁餐饮、生鲜团购等各板块龙头企业已纷纷加速布局预制菜业务。“未来,预制菜行业必然向着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谁能更好整合上下游、内外部资源,充分发挥优势,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竞争中胜出。”舌尖科技战略委员会主席陆正耀说。作为“百变速烹菜”新一代家庭烹饪理念的提出者,舌尖科技通过高科技赋能引领厨房革命,目前在全国已拥有300家预制菜零售食品超市。此次,舌尖科技与淄博高新区的合作,也将为更多企业打通预制菜产业链“最后一公里”提供最佳平台。

抢占预制菜新赛道,淄博有着明显优势。作为鲁菜起源地,淄博餐饮文化深厚,聚乐村、知味斋、石蛤蟆等知名餐饮企业深受消费者喜爱,为预制菜产业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此外,淄博还是北方最大的蘑菇、西红柿等农产品生产基地。淄川食用菌、临淄西葫芦、高青西红柿、文昌湖白莲藕等一批特色农产品产量大、质量好。同沂源苹果、博山猕猴桃、高青西瓜等一批特色水果共同为发展预制菜产业奠定了原料基础。作为预制菜必不可少的调味原料,玉兔、峪林、巧媳妇等多家调味品企业,为发展预制菜产业添瓦加力。

积极抢抓风口,适度超前布局,发展预制食品这一新兴产业,淄博已做出选择。

目前,预制食品产业还处在发展初期,淄博市立足原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体系“三大基础优势”和冷链配送、园区服务、金融赋能、信息化“四大比较优势”,通过与头部企业合作推动各区县、功能区预制食品园区建设,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预制食品相关企业落户淄博,引领产业不断向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赵瑞雪、李单旎)

相关推荐
江西铜业集团旗下企业同步在香港、阿斯塔纳上市

8月28日,记者从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江铜集团作为主要股东的佳鑫国际资源投资有限公司当日上午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AIX)“一带一路”板同步上市。这是全球首个在这两地同步上市的项目,是港股首家以钨矿开采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也是中亚地区首只以人民币进行计价的股票。

在校园中培养,在项目中历练,在企业中成长——高素质工程师如何锻造

“在工程师培养体系中,学院承担产教融合机制构建者、人才培养枢纽创新者、学位评价改革先行者三种角色。”哈工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哈工大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负责人宗影影说,未来将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定制化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

原产地政策为甘肃企业“轻装出海”拓市场添动能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员轻点鼠标,一份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随即打印完成。凭借这份被称为“纸黄金”的证书,满载炉用碳电极的货柜顺利出海,以零关税进入越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