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萧县:发展机械强农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5-06 09:50:40

近年来,安徽萧县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亩均论英雄”的牵引作用,扎实做好“机械强农”文章,不断提高农田机械化水平,培育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加快农机更新换代,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持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亩均产出率,不断推动萧县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强基础,巩固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建设成效。萧县在获得“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称号的基础上,立足本县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率高的发展优势,通过农机作业托管拉动,提高规模化水平,提高农机利用率,进一步推动该县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补短板,加快推进薄弱环节农机研制。培育壮大农机装备制造企业,以安徽久力机械为依托,发展智能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增强萧产农机产品市场竞争力。结合农业农村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政策,安徽久力机械联合安徽农业大学开展专项课题攻关,研制开发适宜本县的玉米大豆套播机械,重点研制双轴小麦旋耕施肥播种机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播种机,目前机械已研制成功并批量生产。

调结构,加快大型复式智能高效农业机械应用。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快农机更新换代,逐步淘汰老旧机械。引导带动精量复式播种机械、纵轴流联合收获机械、玉米籽粒收获机械、植保无人飞机等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的发展;目前,截至目前,萧县共发展大中型拖拉机5956台、谷物联合收割机6581台、秸秆处理机械4856台,农机总动力达143万千瓦。结合该县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今年累计投入植保无人机400台,覆盖小麦种植面积131万亩。推广精少量播种、土地深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化肥深施等机械化技术的集成应用,加快大型复式智能高效农业机械应用,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促提升,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萧县结合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萧县2022年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萧县2022年粮食烘干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萧县2022年玉米生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积极梳理全县现有烘干中心、农事中心情况,做好全县“两中心、一基地”建设规划布局,编制“两中心、一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好中选优,完成项目选址,加快推进“两强一增”项目建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优先支持“两中心、一基地”配套设备购置,通过示范引导、技术培训等举措,支持现有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进一步发展壮大,引导其发挥自身装备优势,围绕市场需求开拓思路,开展全程机械化作业托管、农机维修、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综合服务。立足优化农机装备资源配置,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目前,全县累计发展农机服务组织122个,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率达92.2%。

提质量,强化农机化技术培训。围绕节粮减损、智能农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农机农艺融合等内容,精心制定课程,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到乡镇、农机合作社开展农机手技能培训。目前,萧县农机校已累计培训农机手200人次。

下一步,萧县将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以实际行动践行“一改两为”,以“机械强农 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为契机,大力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高质量发展,推进薄弱环节农机研制,推广大型复式智能高效农业机械应用,巩固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建设成效,高标准完成“两中心、一基地”项目建设,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陈松   宁俊周)

相关推荐
安徽萧县: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今年以来,萧县生态环境保护、公安、交通等单位协同联动,扎实有序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

安徽萧县:提升县域科创综合实力 打造创新型县城模式

近年来,萧县加速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既在科技创新上赢得了先机,又提升了县域创新综合实力。

安徽萧县丁里镇:千年萧艾成为乡村振兴“致富草”

萧艾作为传统中药材,其药用价值高。如今,在安徽宿州萧县丁里镇河头村,千年萧艾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草”。